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灵气
古代与诗学有关的文论概念。“灵气”一词出现较早,《管子·内业》:“灵气在心,一来一逝。”此处“灵气”是指人心中的灵妙之气。白居易《题浔阳楼》:“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此处“灵气”是指云雾的灵动之气。前者写人,后者指物,共通之处是“灵气”妙不可说,难以言传。以“灵气”评说诗文,则指诗文意境中存在的一种灵动情韵。唐李德裕《文章论》说:“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这也就是说,“灵气”是“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苏洵《仲兄字文甫说》)的创作情思的微妙表现。汤显祖发挥《文章论》中“灵气”说:“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惚怳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玉茗堂尺牍之五·合奇序》)可见,刻写景物,追求形似,是不会有灵气的。“灵气”常与“空灵”为伍,“空灵”之“灵”,即为灵气。在许多场合,“灵气”又往往近似于“神气”。然而细细辨之,两者各有畛域。“神气”有贯注之效,“灵气”呈妙行之致。贯注,故有突破放射之喷口,如东山朝阳,霞光万道,又如画中丽人,以目传神。妙行,故无东西南北之定所,如风起蘋末,不期而来,又如朵云出岫,无求无意。“神”偏于旺,故传神写照,目光如炬;“灵”倾向淡,故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周济论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介存斋论词杂著》)姜白石的词,就有灵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诗歌残有雕琢痕迹,则顿失自然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