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境象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境象

古代诗学概念。意谓境界之形象,既可指客观外界言,也可指外在境象在头脑中的反映。王昌龄《诗格》:“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言诗人欲描摹山水,则须通过想象,使山水胜境一一映现于头脑中,了然如在目前。皎然亦云:“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对虚,亦可以对实。”(《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谓事物复杂多样,如景(日光)、风、心(思维)、色(色彩)之类,难以判明其属实属虚,故做诗时此类字眼可以对虚,亦可以对实。其“境象”实包举一切事物而言。当时人做诗注重对偶,认为相对偶的两字必须相称。有人乃提出虚实不得相对。如王昌龄云:“夫语对者,不可以虚无而对实象。若用草与色为对,即虚无之类是也。”(同上引)世人以为草字为实,色字为虚,不可为对。皎然则反之,以为色、风等字虽然似非实象,但也不可谓为虚无,故可以为对。后来,境象的理论内涵有了发展变化,可泛指作品的境界意象,不必理解为具体的物象。如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唐诗妙境在虚处,宋诗妙境在实处。……而盛唐诸公,全在境象超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