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明代部分· 莲须阁集》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二十六卷,诗九卷,明黎遂球撰。遂球(?~1645)字美周,番禺(广东广州)人。天启丁卯(1627)举人,清兵南下,奔走于救亡。唐王立,被任命为兵部主事,守赣州,城陷,巷战死。
黎氏为国捐躯,颇为壮烈。但其诗表现其壮志、牺牲精神的并不多,如《古侠士磨剑歌》:“十年磨一剑,绣血看成字。字似仇人名,难堪醉时视。”又如《结客少年场》:“生儿未齐户,结客少年场。借问结交时,不数秦舞阳。泣者高渐离,深沉者田光。醉者名灌夫,美者张子房。感恩思报仇,相送大道旁。”用古代侠客或有侠风名士来衬托自己踔厉风发的少年精神。
黎氏大多作品是描写吴中、扬州一带和作者家乡美丽风光和赏心乐事的。特别是写家乡的作品,既多且佳,大多数写得风流绮旎,风致嫣然。如徐世溥在《莲须阁诗集序》中所云:“始得黎子诗读之,如春风骀荡,夏云崔嵬。如坐百花,杂听箫韶。美人剑客,翾动左右。”这段话准确而生动。如黎代表作品《南国篇》:“南国有艳女,十五居红楼。楼上凤凰鸣,楼下鸳鸯游。杨柳覆朱阑,芙蕖环绿沟。镜月晓云宕,玉面翠蛾浮。粉汗微风气,衣袂层香留。雀钗腻易斜,钏臂滑且柔。新妆宛自矜,摇佩临芳州。山色映遥黛,艳影涵清流。陌上听吴歌,花间答齐讴。楚腰约舞带,郑曲弹箜篌。相逢遂罢作,娇冶忽如羞。含情一为奏,新声谅难酬。婉转吐朱唇,光彩回鲜眸。牵云排鸟翼,渡水惊鱼钩。”仿佛是古乐府中的《羽林郎》《陌上桑》,富于词藻而不使读者产生镂金错彩之感,其关键在于全诗一气贯通,词藻没有给叙述的连续性造成障碍。诗人用富于色彩的词藻描写少女细微的动作和心情的变化时,注意到诗的情节、结构、音韵的承接,保持流畅。《春望篇》则写南国风景:“天南多淑气,海国四时花。芳草侵朝雾,香云变晚霞。鳌光摇雉堞,蚌影互渔家。况复当春望,遥情到碧纱。晴风散叶杨垂叶,晴日落花坭掠燕。翡翠梁间栖鸟飞,蝴蝶帘前去还恋。”《同陈秋涛、黄逢永诸公社集南园作》中写南国赏心乐事:“回营柳院出秋千,仙观花街君鞠蹴。百兽鱼龙迎锦阵,万户绮罗结霞麓。油壁通宵秉烛游,青骢绕郭挥鞭逐。青骢油壁过参差,玉山珠寺遍相嬉。不饥愿作仙羊石,骛利齐祝海神旗。任是中原苦征战,从来此地无疮痍。犀通象贿等闲视,薏苡明珠谁复知?量珠应军牒,货贿迁农业。秧针刺垄塍,布谷催锄锸。波斯碧眼胡,昆仑紫髯侠。奇珍运甓骄,异宝挂席拾。陶公八翼折无能,陆子千金良足称。”不仅花团锦簇地再现了南国富家子弟互相追逐的享乐生活,而且反映当地物产丰富、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频繁,以及商品、金钱对于农业和传统观念的排挤。这些作品从题材和风格上在晚明是独树一帜的。
黎诗绮艳流丽的风格与粤中诗的创作传统有所不同,虽然粤中诗人屈大均曾对此表示不满,但它对清代的粤中诗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黎集本有《迦陵》《明月》等集。后经其友徐世溥加以删订,又辑丙子间往还于北京之间诗作,于崇祯丁丑(1637)编成《莲须阁诗集》诗七卷,赋二十八篇,但从未见此书刊刻流传。此《莲须阁集》系黎氏牺牲后所编,录诗仅三百余首(徐序言仅据《迦陵》《明月》二集及往来南北诗就有近八百首),并非全本。
此书有《粤十三家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