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 遂初堂集》新诗鉴赏
诗别集,十六卷,清潘耒撰。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属江苏)人。受业于同郡徐枋、顾炎武。康熙十八年(1679)中“博学鸿儒”试,授翰林检讨,与修《明史》,又充会试同考官,后因事降调归,康熙南巡复原官。晚年号止止居士,埋头于著述。
潘氏性好山水,常漫游各地,遍览名山大川,其诗多为记行记游、登临怀古之作。北起燕山,南至羊城,西起西安,东至海滨,三山五岳、长江大河的壮丽景色作者均能摄入诗篇,而且往往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大发议论,摅写豪情,如《汴河行为方中丞欧余作》描写汴河诗句不多,通篇都是为善于治水而遭忌置黜的方欧余鸣不平。《华峰顶》以神来之笔把天台山最高峰———华峄顶峰想象成为昆仑山脉:“昆命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诗的最后表明作者看破尘俗、不与世争的人生态度:“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潘耒之兄柽章因“庄史案”被杀,家属戍边,故潘诗中也有一些涉及家难之作,如《恸哭七十韵》《度关曲》《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等,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不能援救其兄的负疚之情,而且揭露清代文字狱的残酷:“秦坑酷诗书,汉锢严简册。”但这决不能禁止有价值文章的流传:“中郎等身书,什百留万亿。光焰未销毁,神鬼护蠹蚀。时时得航头,往往出坏壁。”
潘集第一卷最末有长诗一首,长达一千五百字,为五古。此诗无标题,目录上也未标明,细读此诗,大约为顾炎武(按庄氏《明史》案潘柽章被杀后顾氏写了许多同情潘的作品)而作。诗中描写了他半生不计辛苦、利害,为恢复故国奔走:“仲冬连日阴,窅墨天地闭。冻雪白差差,割耳朔风利。塞雁禁不飞,拳毛马如蝟。有何白发翁,踞鞍气凌厉。鹿裘披蒙茸,将整三关辔。三关倚绝漠,乱山莽迢递。翁也一布衣,冲寒有何事。”作者还写到自己:“我亦戴鹖冠,樊笼摆俗累。身无夸父杖,逐日恐颠踬。还期驭埃风,夭娇骖天驷。晞发扶桑枝,万里遥相迟。”胆小和追求平静生活的潘耒是不能与坚韧的顾炎武相比的,潘最终还是辜负了顾氏的期望,成了清皇帝的文学侍从。
潘诗质朴而不流于謇涩,畅达而不流于平易,词意丰腴而不流于靡弱,于唐宋之外别成一家,在清初是有特色的。只是在内容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其他著名的遗民诗人狭隘一些。
潘集作者生前所刻为十二卷,后刻为十六卷,按年编次,起自卯(1663年)终于戊子(1708年),分为《少游草》《梦游草》《近游草》《岭游草》《海岱游草》《台荡游草》《闽游草》《黄庐游草》《楚粤游草《豫游草》《卧游草》,第十六卷为补遗。
有康熙刻本、雍正刻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