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著·传习录

哲学·论著·传习录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的语录及部分书信汇编而成的哲学专著。由其门人徐爱、钱德洪等编撰。《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卷上为王守仁讲学答疑的语录,卷中是写给别人的七封书信,卷下一部分是语录,一部分是王守仁编的 《朱子晚年定论》。王守仁与陆九渊一样,是反智论者,反对将读书 (包括圣贤的书)作为修养之道,自然也不愿将心力放在注经和著书上,故他不是著作等身的学者,而是讲学传道的老师。他生前几乎没有写过任何专著,《传习录》 和 《大学问》都是身后由门人编录而成,而且篇幅不大。《传习录》所录,是王守仁的主要学术思想,如卷上记王守仁对 “经”与 “史” 的看法:“以事言曰史,以道言曰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庖羲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 《乐》 即三代史,五经亦即是史。” 后来,章学诚在 《文史通义》 中提出 “六经皆史” 的命题,人人佩服其深刻,其实,王守仁早已言之。又如卷下记王守仁论 “心外无物”:“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又记“灵明主宰” 说: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王守仁主张以 “吾心” 为主宰,他在给别人的书信中写道: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又道: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 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现代学者多推崇李贽反对 “天下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的精神,不知这种反权威的精神实发端于王守仁。值得一提的是卷下收录的 《朱子晚年定论》,这是王守仁从朱熹的书札中搜集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片段 (共三十四段) 汇编而成。王守仁为之写了一篇短序,说朱熹晚年 “大悟旧说之非”,极为后悔 “自诳诳人之罪”,称世上流行的 《四书集注》、《四书或问》等,大都是朱熹 “中年未定之论”,不能代表朱熹的真正思想; 至于《朱子语类》,那是门人按自己的意见编集的,更不足为训。王守仁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虽然倍受后代学者非议,但在当时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