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品格·圣贤

伦理学·品格·圣贤

儒教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分别而言,圣与贤又各有所指。圣指最高道德和最高智慧,无所不通即谓之圣,所以有 “神圣”一语。儒家典籍中泛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为圣人。在这些圣人中,除了孔子,都是 “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的王者,于是后代儒家就把孔子封为 “有其德而无其位” 的 “素王”。不过,“圣人” 并非儒教专有名词,佛道二教把佛祖、上仙也尊为 “圣人”,后代的皇帝也被臣下尊称为 “圣人”,同时还派生出一系列皇帝的专用术语: 圣旨、圣谕、圣明、圣武,等等。贤的层次比圣低一级,原指德才并美,所以在古代,“贤”便成为取士的标准。孔子主张 “举贤才”,墨子主张 “尚贤”,在诸侯力政的战国时代,“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赞美君主的套语。显然,这个“贤” 也不是儒教伦理的专有名词,而更多的是泛指人的才能,即 “贤能”。总之,王者或教主称“圣”,其他人等则称 “贤”。“圣贤”合称,才成为儒教的专有名词,一方面指孔子及其他儒家代表人物,如颜渊、曾参、孟轲、荀卿、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等,另一方面又指一种人生境界,即道德完美的境界。但超凡人圣绝非易事,如孔子虽被后代尊为“至圣”,但他自己却说: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 又说: “如圣与仁,则我岂敢?” 可见在孔子心目中,“圣” 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孟子也说: “圣者,人伦之至也。”孔子之后,儒家后学更无人敢以 “圣人” 自许,只以 “贤者” 或 “圣贤之徒” 相称,而一般民众则永远与 “圣贤” 无缘。直到禅宗 “人人皆能成佛” 的许诺征服广大民众甚至迷住士林中人之后,儒教才将 “圣贤” 的标准降低,说是 “人皆可以为圣贤”,只要一心向善,就达到了“圣贤” 的境界。这样一来,“圣贤” 又贬值了,以致有 “满街都是圣贤” 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