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范畴·动静

哲学·范畴·动静

关于宇宙万物状态及其变化的哲学范畴。动与静,已见于殷周金文中,但最早将二字对举的人,是春秋时代的孔子。据 《论语·雍也》 载,孔子说:“知 (智) 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不过,这并非哲学范畴,而是描述的一种精神状态或个性。战国时代的 《老子》(据任继愈说) 最先将 “动” 和“静”作为哲学范畴。《老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 就是 “动”,“静” 是“动” 的主宰,这是 《老子》 的一个基本观念,故其书又称: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复命曰常。”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是静动静,将 “静”视为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是宇宙运动的最后归宿。稍后的 《易传》 以 “动” 和 “静” 来讲宇宙变化之理,认为 “动静有常”,即动静都是恒常之理。后来儒释道三教,都认识到 “动” 和 “静”是宇宙变化的基本规律,都贵柔主静,以静为本,动为末。北宋周敦颐对 “动静” 进行了系统的思考,《通书》 中有一篇 《动静》,专门论述 “动静” 之义,将其视为宇宙生成的终极原因: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南宋朱熹受到启发,提出“动静互待”、“动静互涵”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无端”(动与静的对立是永恒的) 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但他们都是主静派,如朱熹就说: “静是太极之体,动是太极之用。”从现代哲学的观念看,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的“动静” 观才最为深刻,他认为“太虚本动”,“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将 “动静” 视为阴阳的属性,“动”是绝对的,“静” 是相对的,甚至认为 “静”也是一种 “动”: “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他将宇宙的运动状态分为 “动动”与 “静动”两种: “止而行之,动动也; 行而止之,静动也。” 又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不过,王夫之的“动静”观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主静”说。《礼记·乐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这种观念便构成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基本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