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集·别集

文学·文集·别集

个人诗文的汇编,与“总集” 相对。文人自编别集,始于南朝。汉魏人的别集,如 《扬子云集》、《蔡中郎集》、《孔北海集》、《诸葛亮集》 等,都是后人编集的。汉武帝派人去征求司马相如的遗文,魏文帝诏令天下上孔融的文章,都说明他们当时并未将自己的作品编集成书。据《四库全书总目》,作者自题集名,始于张融的 《玉海集》,而别集分部帙,则江淹有 《前集》 和 《后集》,梁武帝萧衍有 《诗赋集》、《文集》、《别集》等。文人自编别集,自然是想将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世,如白居易在生前就将自己的诗文集编定,而且一式三份,分藏寺庙,目的就是为了传给后世。但五代以前,别集皆手抄本,很容易散失,故流传至今的唐人别集,多非完帙; 北宋以后,雕版印刷术盛行起来,使别集的流传与保存成为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故宋代以后的别集特多,一个人的别集常常就是一大堆。如苏轼的诗文集,从份量上就超过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人作品的总和。别集是个人文字的结集,但这些文字并非都具有文学性,古今皆然。所以别集中既包括有现代所谓文学作品,但又不能与现代所谓文学选集划等号。古人自编或替别人编别集,不是为了拿稿费,而是为了名,类似现在学者自费出书。古人通常在别集名称前冠以官职、谥号、郡望等,如 《王右丞集》 (王维)、《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韩昌黎集》(韩愈)等,这是古今异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