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谦虚

传统美德·谦虚

谦虚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谦和虚都是不自满的意思,谦虚表现为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谦虚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成绩、缺点,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才能永远进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向十分重视提倡谦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最讲谦虚的民族。谦虚在我国伦理道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带来失败的道理。《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句话是说,谦虚让人受益,自满则招来损失。这是自然的法则。孔子也十分重视提倡谦虚这一传统美德。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以改之。”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供自己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一定改正。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的精神。关于谦虚这一道德思想,在《周易》、《史记》、《老子》等古籍中都有所记载。

在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众多的具有谦虚美德的人物。“大树将军”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大树将军”是人们对东汉初期开国大将军冯异的称呼。据《后汉书》载,冯异曾跟随刘秀起兵南阳,削平群雄,对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立了不小的功劳。光武帝刘秀表示要“论功赏以答大勋”,想封赏冯异,而冯异总是谦逊地避开。每逢战争胜利后,在其他将军论功行赏的时候,冯异却“常独屏树下”,远远地躲着。人们因为他经常躲在大树后面不愿去摆功争功的美德,所以给他起了“大树将军”的雅号。在冯异看来,他所取得的成绩“皆自国家谋虑”,个人“无所能及”,他始终“自以为不足”。这种从不满足的“虚怀”,就是谦虚。《韩诗外传》记载了周公谦虚待人的事迹:“……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渥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说,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身为宰相,在周朝的天下不能说不重要了。然而,为了敬重贤才,有时洗一次澡得三次握着湿头发出来待客;有时一顿饭多次吐掉口中的食物去招呼来访者。周公的这种谦虚态度,一直为后人赞扬。

讲谦虚和虚心向他人学习,就必须做到尊敬别人,礼貌待人。儒家主张做人的规则之一就是要对自己谦虚,对别人要尊敬,这两者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谦虚的天敌是骄傲。骄傲的人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长处,就会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骄傲者必败。骄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准则相背离,是必须反对的。当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所讲的谦虚是有原则的,决不是自卑。谦虚和自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谦虚的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能虚心地向他人学习,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进步,它是建立在自信、自强的基础之上的;自卑则是一种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的表现,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失掉信心,从而自暴自弃,丧失了进取精神。所以我们说,谦虚和自卑是截然不同的,中华民族提倡谦虚美德,大多数有作为的人都是谦虚的人。正是有了这种虚怀若谷,永不满足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发展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