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勤奋好学
学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勤奋好学是表现在学习上的一种可贵的德行,是一种热爱知识、刻苦钻研的品德。这种品德一直为我们民族所推崇。学习一要勤奋,二要苦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真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著名的格言,正是中华民族勤奋好学的生动写照。
自古以来,大凡在某项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好学不倦的品质。中国古代有“圣人”之称的孔子,“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学而不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喜读《易经》,翻来复去地读,以至于系竹简的牛皮带都断了三次,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以“连横”、“合纵”的政策游说六国共同抗秦,身佩六国相印。但在他推行主张的过程中,却不断地遭受挫折。一次偶然得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于是伏案阅读,细心揣摩。每当读书读得想要睡觉的时候,就“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一年以后,终于揣摩成功。苏秦“锥刺骨”的故事被当时人们以及后代的读书人引为佳话。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勤奋好学,但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白天要下地劳动,晚上回来想要读书却又没钱买灯油。他家的邻居是有钱人家,于是他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每天晚上拿着书映着从隔壁射过来的光线苦读,直到灯熄为止。他听说本乡有一个“文不识”的人,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于是去给他家作长工,但不求报酬。主人觉得奇怪,一问才知道匡衡的条件是让他读这些藏书。主人深受感动,就给他提供书。由于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了大学问家。东汉时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王充,自幼聪明好学,他六岁开始读书识字,八岁到书馆读书。他年轻时到过洛阳,洛阳当时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书铺很多。王充家贫无书,就到洛阳的书铺里去坐着读书。他的记忆力很强,读过的书都能记忆背诵。王充每天早出晚归地苦读,读完了一个书店又一个书店,最后竟然把洛阳所有书店的书都读完了。王充博览群书,学业大进,打下了他的广博深厚的学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一个人通过认真读书,不但能够大大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境界。
勤奋好学,既是勇于探索、开拓攻坚的前提和基础,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勤奋的行动。古人学习的刻苦态度、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不懈努力,其精神和品德对我们为学、做人都有极大的启迪。“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告诫人们的一个真理:在学业上,不可以不严格地要求自己,若要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只有靠勤奋。勤奋不仅是在学习上、事业上做出成绩的先导,而且是人类创造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不少文人、名家对勤奋这一品德做过极其精辟的赞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劝告人们在学习上要有韧劲,要“锲而不舍”,像刻东西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地刻,“金石可镂”。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曾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他指出,如果不勤奋地去探索,怎么能有收获呢?张衡自己勤奋一生,不仅写出天文学巨著《灵宪》,还制作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朝人罗大经有一个精妙的比喻:“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也说明了勤奋可以使木断,可以使石穿的真理。可见,勤奋是人生上进必备的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