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楹联·苏轼
字子瞻,初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除大理评事,任凤翔签判。治平间,直史馆。熙宁间,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间,因以诗讥讽政事,下御史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远谪六年之后,遇赦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一生政治道路坎坷,但在文学艺术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就。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得天真烂漫之趣,为“宋四家”之一。善绘竹,也喜作枯木怪石,有较强的表现力。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苏轼主张“寓意”说,即:“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他视书法为调节生活的一种高雅游戏。但苏轼的寓意,坚持自出新意,变法出新,不计较于工拙,不必矜意做作。另外,苏东坡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中揭示了书法的一条重要法则,即:“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说,学习书法不能仅靠苦练就能通神,需要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要多读书。
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是真正能把理论与创作珠联璧合于一体的第一人。他不仅创造出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的书法杰作,而且以其鲜明的书法观念在当时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他倡导出一代“尚意”新风。这种新书风前无古人地张扬了个人的主观意志的作风,显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苏轼提出的“意造无法”思想是这一书风的精神支柱,这一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在他之后,他的得意弟子和知心朋友黄庭坚继其衣钵,成为尚意书风的又一扛鼎人物。宋代另一大家米芾虽然走的是一条“集古为新”的道路,但其张扬意志、淋漓痛快的书风也明显受苏东坡的影响。
苏轼的书法丰腴饱满,浓墨重彩,字形扁平,用笔上采取偃卧手法,追求自然天真,不事雕琢的艺术境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表忠观碑》、《祷雨帖》、《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黄州寒食诗帖》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