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艺·中国古建筑的色彩

建筑技艺·中国古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有的淡雅和谐,纯朴自然。古代建筑家们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惯来选用色彩。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色彩艺术的特征中,彩画和琉璃瓦是两个重要手段。

建筑彩画是运用浓艳色彩在梁、枋、椽、天花、斗拱等部位描绘的各种图案纹样。既是为了装饰,又有保护木材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特征之一。《论语·公冶长》已有“山节藻棁”一语,表明至迟在春秋时,建筑上已有彩画。唐宋时期,彩画技法日趋纯熟,且规格化。明清时期,彩画不只是用于宫式建筑,也普遍出现于园林、会馆、民宅等民间建筑中。但同时,彩画也更加程式化,并成为建筑等级划分的一种标志。如描绘龙凤云鹤为主的和玺彩画,仅用于主要宫殿建筑;描绘各式旋花图案的旋子彩画,用于府第、庙宇;描绘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故事的苏式彩画,是由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多用于住宅和园林建筑中。古代彩画主要手法有叠晕、间色、沥粉、贴金等。彩画在种类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五彩遍装法,即在梁斗拱面上用青绿叠晕为外缘轮廓,内画五彩花纹,用红色衬托,或用朱色叠晕轮廓,色地用青;二是碾玉装以及青绿迭翠棱间装的青绿主调彩画;三是解绿装、解绿结华装和丹粉刷饰,这是以刷土朱暖色为主的彩画。一般彩画以青绿为主,高级彩画尚有沥粉贴金、金线大点金等。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起初是从陶瓷发展而来。由于是贵重材料,直到南北朝、隋、唐时期才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琉璃用于建筑纯为饰面,其质地光泽、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镶边)。琉璃瓦件大约可分四类:一类是筒瓦、板瓦,用以铺设屋顶,造型虽呆板,整体上却十分谐调。第二类是脊饰,即屋脊上的装饰,有大脊上的鸱尾(正吻),垂脊上的垂兽,戗脊上的走兽等。第三类是琉璃砖,用来砌筑墙面和其他部位的。第四类是琉璃贴面花饰,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纹样的图案,装饰性很强,如九龙壁和琉璃塔上的构件。色彩绚丽的琉璃瓦,对于创造富丽堂皇的外观有很大作用。

我国封建社会建筑用色等级森严,宫殿、庙宇为显示其尊严华贵多取黑、红、黄等原色。明清时代建筑用色已达纯熟阶段,北京故宫一组建筑可谓其代表作。白石台基,朱红包墙,檐部彩画以青绿冷色为主,黄琉璃瓦顶,这些衬以蓝天绿树,构成一幅既谐调悦目又有对比的色彩画图。园林、民居建筑多以灰、白、褐为主,中和清淡,给人恬静素雅之感,亦与生活环境气氛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