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原音韵

古代典籍·中原音韵

元朝周德清撰。二卷。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江西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善音律,长北曲。著作除《中原音韵》外,元朝杨朝英的《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还收录他所作的许多散曲。本书根据当时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等人作品中的韵字编辑而成。初稿完成于泰定元年(1324),定本大约刊印于元统元年(1333)。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韵谱,共收曲子里的韵字5 876字(一说5 877字),按照当时北方话的语音系统加以分类编排;第二部分是《正韵作词起例》,这是关于韵谱的编制体例、审音原则和宫调创作方法的说明。

《中原音韵》的编排,体例简明而合于实用,和以前的韵书迥然不同。一是全书分十九韵,四声不分立,这和元曲四声通押有关;韵目都用两个字标出,十九韵包括:一东锺,二江阳,三支思,四齐微,五鱼模,六皆来,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欢,十先天,十一萧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车辙,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寻,十八监咸,十九廉纤。二是平声分阴、阳,把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所以它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旧有的平、上、去、入不同,这和当时北方音已经没有入声的语言实际有关。本书是一部最早的曲韵韵书,是北曲作家用韵的准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当时口语为描写对象的韵书,是当时中原雅音的忠实记录,成为音韵学家研究十三、十四世纪近代语音的最重要的资料。它对于北京话也有一定影响,因为它所载的音,符合当时的大都(北京)音,而元代的大都音,正是今天北京话的发端。不过此书只列韵字,不注音义,惟供查韵之用,和《广韵》、《集韵》等可作字典的韵书不同。

主要版本有明铁琴铜剑楼藏本,明《啸馀谱》本,明讷庵本,以明正统辛酉(1441)的讷庵本为佳。1964年中华书局据明讷庵本影印三册线装本,有陆志韦前言和陆志韦、杨耐思校勘记。有关研究著作主要有: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载《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63年),陆志韦《释中原音韵》(载《燕京学报》第31期),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出版社,1981年),李新魁《中原音韵音系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