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先哲、学术流派·韩昌黎

历代先哲、学术流派·韩昌黎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名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因自称“昌黎韩愈”,后人因称之为“韩昌黎”。代宗大历三年出生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的一个中小官宦家庭。3岁时失去父母,由嫂子抚养成人。他自幼刻苦攻读,7岁时就能出口成章,13岁开始写作,到青年时代就已精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后几度做节度使的下属官员,升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江陵(在今湖北)法曹参军。806年调回长安,先后任国子监博士、都博士、职方员外郎、河南令等职。817年以行军司马职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官刑部侍郎。819年上书谏阻宪宗迎佛骨进宫,几致丧命,被贬潮州(今广东潮阳)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被召入朝,任国子监祭酒,后为吏部侍郎。死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或“韩文公”。

韩愈一生的最大功绩在于他领导的古文运动。他在理论上提出“复古”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忽视内容、矫揉造作的骈偶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实质是提倡文体革新。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自己所作之文均按“古文”要求撰写。他继承了《尚书》、《左传》、《孟子》、《战国策》及贾谊、司马迁的叙事、说理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展变化,因而他的文章气势雄浑,说理透彻,逻辑性强,一扫过去萎靡不振的文风。苏轼曾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此外,他大力提倡儒学,以儒家道统的卫道士自任,这对宋明理学的兴起有很大影响。他坚决反对佛教和道教,反对藩镇割据。另外,他的诗作亦别具特色,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创造了“盘空托硬语”的新诗派,丰富了唐代诗坛,影响了宋代诗坛。著作有《昌黎先生集》。韩愈是文坛巨匠,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