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出版·谱牒

图书编辑出版·谱牒

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是记录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也就是将同一血缘集团的世系人物一一列举出来,《辞海》解释为“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簿”。宗族制度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长期性以及影响的深远性,与世界各国迥然不同,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宗族和宗族制度的长期存在,产生了记录和认识它的族谱和家谱。关于家谱的起源,可以说相当久远。有的学者认为文字形式的家谱自文明开端之时就存在,还有的学者认为家谱起源于周代,说法不一。谱谍在商周时代为配合宗法分封制的推行,两汉时代为形成和巩固强宗与豪族而服务,魏晋南北朝隋唐为政府的选举、世族的出仕与门第婚姻服务。政府组织专门人员纂辑族谱,有些职业谱家并非为本族,而是为其他家族而作。此时私修族谱虽不算少,但没成为主流。等级制、分封制、选举制、门第婚姻,都需要宗族资料作依据,所以官修谱牒盛行,不仅兴修频繁、规模大、成果多,而且以天下通谱、地方家谱为主要形式。单一家谱则是辅助和补充形式。

宋代以后,随着科举制改革及中央集权的加强,世家大族渐趋衰落,家谱的作用发生变化,进入了私修阶段。官修家谱几乎只有皇家玉牒,私家大量自修家谱,且不需政府承认,其作用已变化为家族控制族人,以宗族伦理道德教育族人,维系宗族以利其壮大发展的工具。所以单一家族则成为主要形式,多为本宗族自修,聘请外姓写作的极少,职业谱家已极为罕见了。从研究的角度看,家谱确实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资料库,它对我们研究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才学、人口学、民俗学、遗传学、宗教学、华侨史、法律史及地方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