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国学

古代教育·国学

西周时设在五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据《礼记》、《大戴记》及《周礼》记载:西周国学由前代学制发展而成,分小学和大学。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学又有天子所设和诸侯所设之分。天子所设的大学分五院:中为“辟雍”,亦称“太学”,周环以水。水南为“成均”,亦称“南学”;水北为“上庠”,亦称“北学”;水东为“东序”,亦称“东胶”或“东学”;水西为“瞽宗”,亦称“西雍”或“西学”。又总称“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仅为一院,称为“頖宫”,水形如半璧,以示与天子的辟雍相区别。国学教官据《礼记》记载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太师、少师、大胥、小胥、乐师、执礼者、典书者、师氏、保氏等。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如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乡大夫元士之嫡子等。入学年龄,各书记载不一。《礼记·王制》孔颖达正义引《尚书大传》:“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又云:“书传略说,余子十五入小学,二十入大学。”《大戴记·保傅》:“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辟雍》:“八岁入学,学书计;十五成童明志,学经籍。”教学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小学主要学习书、数,大学主要学习礼、乐、射、御。后世所称的国学,泛指设在京师的官学,尤指太学和国子学。西周国学为其后中国历代官学提供了理论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