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戏曲·秦王破阵乐
又名《破阵乐》,是唐代驰名中外的一部乐舞。曾繁衍出多种表演形式,无论在燕乐或雅乐的演出中,还是九、十部乐,或是坐、立部伎的节目中,均有此曲。唐高宗的《神功破阵乐》、唐玄宗的《小破阵乐》均源出于此。它本是隋代末年的一种军歌,杂有龟兹音调。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击败叛将刘武周,使得建立仅有两年的唐政权得以巩固,军民便作词填入《破阵乐》于凯旋庆功时歌唱。李世民当皇帝后,亲自为《秦王破阵乐》设计舞蹈,魏徵、李百药等填写新词,《秦王破阵乐》遂成为一部大型的作品。这部作品具有“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的风格。《破阵乐》流传甚广,影响远及印度、日本等国。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谈到中印度的戒日王和东印度的拘摩罗王对此曲大加赞赏。武则天时的日本遣唐使也曾将《秦王破阵乐》带回日本。日本现存有原件,何昌林根据唐代乐工石大娘于大历八年(773)传下的《五弦琵琶谱》中之第二十六曲《秦王破阵乐》译解成曲,并与唐代遗留下来的《破阵乐》歌词合成词曲组合稿。据记载,《秦王破阵乐》的音调是以汉族清乐为基础,又杂有龟兹乐的成分。在“立部伎”表演时,“擂动鼓……声振百里,动荡山谷”,确实能激昂斗志,振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