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的原始典籍·先秦文学原始典籍·《周易》和诸子类著作

先秦两汉文学的文献·先秦两汉文学的原始典籍·先秦文学原始典籍·《周易》和诸子类著作

《周易》和诸子著作,就其本质来说,是先秦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等思想文化的宝库。但《周易》的形象性和诸子散文在分析说理的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和论证手段,所运用的论证材料,以及思维的进步和语言的讲究,使其包含了众多的文学因素,有的简直像是文学创作,使后世的文学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其数量众多,难以遍举,故述其要者。

《周易》,是先秦时期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周易》之义,“周”有周普、时代之别,“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分,后人所解不一。《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谓“经”,是指六十四卦和它的卦爻辞;所谓“传”,是指解释和发挥“经”的意义的篇章,共7种10篇:《文言》,《系辞》上、下,《彖》上、下,《象》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故又称“十翼”。《周易》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有许多关于《周易》成书的不同意见,大致说来,“经”至周初方始定型。所谓伏羲画卦、文王演“易”等说法,实际是这种形成过程的反映。“十翼”据传为孔子所作,实际应当是包含着孔子传《易》的观点,而非孔子一人所为,最后形成当在战国时期。

《周易》原本是占筮之书,但在卦爻辞确定之后,就成了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等社会人生思想的重要典籍。所以孔子云:“善《易》者不占。”从文学方面来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著作特征和简练含蓄的文字表述,形成了《周易》本身的文学因素。《周易》卦爻辞中包含着部分古代诗歌(歌谣),是研究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依据。《周易》中包含的重要的文学美学观念,如“道”、“意”、“情”、“神”、“形、”“象”等,是形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础。凡此都表现了《周易》的文学价值。

《老子》,后世又名之为《道德经》。《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类载《老子邻氏经传四篇》,今通行本为上下两卷(篇),81章,与新出土汉代帛书本(甲、乙两种)多有次序及文字差异。老子其人其书,后世颇多争议,可参见熊铁基等著《中国老学史》所述。据《史记》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是早于孔子者。后有老莱子、太史儋,与老子当非一人。《老子》一书当出于老子,后世有所增续,基本代表老子思想。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修道德,其说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本传)。从文学来说,《老子》五千言,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以语录体写成,运用了不少的文学性表现手法,相当的文字还注意用韵,节奏感强,是先秦早期散文的著名作品。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成,“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志》)。汉代,《论语》传授的有齐《论语》、鲁《论语》两种本子,又有古《论语》出孔子壁中。三种传本篇章不完全相同,后齐、古二种亡佚,只有鲁《论语》流传至今,共20篇444章。孔子(前551一前479)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仁”、“礼”为主要思想主张。《论语》是体现孔子思想最可靠的文献。从文学角度来说,《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型。篇幅简短,或为问答,或为片断言论。观点明确,思想丰富。在口语化的记述中,体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语态神情。语言简练含蓄,情韵悠远。并且多用文学性表现手法,体现出雍容含蓄的风格。

《墨子》,墨子后学记载墨子主张和言论的著作,也包括墨家后学的著作。成书当不出一手,不在一时。《汉书·艺文志》载71篇,今本15卷71篇,内缺有题8篇(《节用》下、《节葬》上、中,《明鬼》上、中,《非乐》中、下,《非儒》上),无题10篇,实存53篇。墨家在先秦与儒家并称“显学”,但墨子生平汉代已不能详。《史记》记载附见于《孟子荀卿列传》,云:“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清孙诒让以为当在周贞定王至安王时(前468至前376)。今或以为系鲁人。墨子之后,墨分为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韩非子·显学》)。今多以《墨子》“十论”各分上、中、下,即三派之说,这是墨家的基本主张。另有“墨经” 六篇,是墨家科学观点的体现。《备城门》以下是墨家的军事学著作。《墨子》的主张自成体系,内容丰富。文章注重逻辑,虽有“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的缺点,但提出“三表”的论证方法,注重论辩的“辩学”思想,成为《墨子》文章的鲜明特色。

庄子》,先秦道家的主要典籍之一,是庄子门派著作的汇编。《汉书·艺文志》载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现在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为庄子门人及其后学所著。庄子生平现代多有争议,或曰当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前286年。《史记》载,庄子名周,蒙人,曾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即其思想的表现。庄子主张以“气”为基础、以“道”为根本的自然哲学,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对社会政治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表现出较浓厚的虚无色彩和相对主义倾向,逃避人生现实和社会矛盾,有明显的出世倾向。从文学角度来说,《庄子·寓言》自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是先秦散文文学性最强的一家。《庄子》为文生动活泼、自然流畅,尤其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奥的哲理,想象丰富奇特,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鲁迅先生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孟子》,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和活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孟子游说诸侯不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11篇。汉代以7篇为“内篇”,另4篇为“外书”,今传本7篇14卷,外书4篇亡佚。孟子名轲(约前372—前289),战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受业子思之门人”,继承孔子的政治思想,言必称尧、舜,以“仁政”“王道”游说齐、梁诸侯,而诸侯“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因而所往不合。实际上,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是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现实而设计的统治术。其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孟子思想的批判性,形成了孟子散文的“好辩”特色。形式上为对话体,篇幅加长,论述趋于周密,采用设问机巧、层层推论等论证方法,具有充沛的气势和鲜明的形象性,气盛言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荀子》,战国末儒家著作,主要为荀子所著。《汉书·艺文志》称《孙卿子》,33篇。唐代杨倞为此书作注,改称《荀卿子》,分为20卷32篇,即今传本。荀子,名况(约前313—约前238),战国赵人,著名儒家学者。战国学术气氛活跃,荀子一生足迹遍天下,而在齐时间最长。《史记》本传称其“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或曰当为“五十”之误),在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至楚,春申君任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废居兰陵,著书以终。荀子思想以儒家为主,又广泛吸收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家思想,带有综合性的时代特点。其哲学思想有鲜明的唯物特征;政治上主张“礼”、“法”并用;在文化上,荀子对《诗经》《尚书》《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其著作,散文说理透彻,论证形象、严密,且多用排比,气势浑厚而语言凝练富赡,文学性较强。其《成相》和《赋篇》,体现出对民间文艺形式的生动运用和新体式的创立,具有文学的开创意义。

《韩非子》,主要收录韩非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55篇,今传本同。然其中或有他人著作,如《初见秦》《饬令》等。韩非(约前280—前233),《史记》本传载:“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初屡次上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公元前233年被迫入秦,遭陷害而死于狱中。韩非是战国末著名的思想家。他吸收各家思想,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法治理论,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主张进化的历史观,其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在文学上,韩非文章文笔犀利,说理细密,显示出严峻峭刻的文风,并多用寓言故事说理。尤其《说林》以及内、外《储说》等篇章,集中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不仅寓意深刻、明白易懂,而且成为寓言文体成熟的标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与《韩非子》风格相类的《商君书》,亦称《商子》,是后人收集商鞅及其他法家类思想的作品编辑而成的。《汉书·艺文志》于法家著录《商君》29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为5卷,至宋代已有亡佚,今传本为5卷24篇。商鞅,战国卫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其辅佐秦孝公变法,封于商,故又称商君。孝公死,惠王立,被车裂。商鞅是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排儒术,重农战,厚刑赏,善用兵,其著作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说理剀切简直,常借用事实对比论说,明白晓畅。

《管子》,传为管仲著,实为托名于管仲的资料汇编。“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叶水心语),其包括稷下学多家思想,甚或以为其“轻重”部分包括汉代经济思想。《汉志》于道家著录《管子》86篇,今本亡10篇(存目)。后人分之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轻重”诸部分。其思想虽杂出多端,然其文“事核而言练”(刘勰),有“论高文奇”(杨忱语)之誉,尤其以《大匡》至《戒》等“内言”诸篇为最。《小称》《四称》等篇章,描述管仲与桓公活动,生动细致;《牧民》等篇论述简洁明快,具有较高的文学意义。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汉书·艺文志》于杂家著录《吕氏春秋》26篇,注称“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实为吕不韦集门客之力集体编纂而成。今本26卷,凡160篇,分为“十二纪”(60篇,又《序意》1篇)、“八览”(63篇)、“六论”(36篇)三部分。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人。原为阳翟大贾,以助秦质子异人由赵归国即位而封文信侯,为相国。秦王政即位,尊为“仲父”。有门客三千,家僮万人。后畏罪自杀。《吕氏春秋》之作,原本是为秦统一天下提供统治思想武器的,故具融会百家之气势。其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阴阳诸家学说而成为杂家的代表,多存先秦诸家遗说。就文学方面观察,语言简练朴实、平易畅达;多以比喻、寓言等手段议论说理,富于形象性;而全书结构宏大、组织严密;文章逻辑性强,颇具说服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