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与出土文献·出土简帛中的文学遗产·出土帛书中的文学遗产
帛书的出土相对较少,与文学有关的帛书出土尤少。但是仍然有一些值得期许的发现,按照时代排列,大致如下。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被盗,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帛书。1944年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最早曾予著录。帛书中有一些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如《四时》篇谈到伏羲生子,“天践是格”。“乃命山川四海,□热气寒气,以为其序”。“四神相代,乃步以为岁,是惟四时”。到炎帝时,“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四极”。共工又“跨步十日”,“有宵有朝,有昼有夕”①。其神话传说与传世古书颇有不同。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的帛书和竹简。共发现帛书28件和竹简二百余支。其中帛书包括《周易》(经传)《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老子》(甲乙本及卷前后古佚书)《相马经》《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书等医书和养生书)《式法》《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等数术书等,凡十二万多字。竹简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房中书。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见的研究素材②,“实较20世纪初年以来简牍的发现,更见重要,为中国图书史加添了最辉煌的一章”③。例如唐兰称为《黄帝四经》,多数学者称为《黄帝书》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④,其文字古朴,音韵和谐,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称》篇,辑录当时的格言俗谚,与《老子》和《逸周书·周祝》等体裁接近⑤。此外,还有不少佚书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例如《相马经》虽然是一篇论述相马术的文献,但是文中有韵,类似一篇诗赋,赵逵夫先生曾经做过研究⑥。
1990年甘肃敦煌悬泉驿遗址出土汉简二万三千余支,其中多数为文书简,文献简包括《论语》《日书》等。但是其最有特色者为两封帛书私信,是迄今为止地下出土的最为完整、文字最长的汉代私人信件①。尤其是《元致子方书》,字数多达325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注释
① 李学勤《楚帛书中的古史与宇宙观》,参见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释文参用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第192—193页。② 唐兰研究《战国纵横家书》的论文题目就叫《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见《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③ 参见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第81页。④ 参见刘翔《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研究评述》,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又裘锡圭《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并非〈黄帝四经〉》,《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⑤ 参见李学勤 《〈称〉 篇与 〈周祝〉》,《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⑥ 参见赵逵夫《马王堆帛书〈相马经〉发微》,《文献》1989年4期。① 参见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