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教外别传

传统文化·中国佛教·教外别传

禅宗自称不依佛的言教立宗,而是传佛心印,以心传心,将自己判摄为教外别传,而与教下诸宗有别。

禅宗因其用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行而得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而称佛心宗。其传法世系分西土和东土两部分,西土28祖,以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为初祖,东土为菩提达摩、慧可(487~593)、僧璨(? ~606)、道信(580~651)、弘忍(602~675)、慧能。

菩提达摩(?~536),南印度人,梁普通(520~526)年间自海路抵达广州,再北上金陵。据说他和梁武帝有过一次交谈,其禅法不为梁武帝所理解。达摩继续北上,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并传授“安心”的禅法。他开创了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风。提出了理入和行入两种入道方法。理入讲认识问题,凭借经教的启发,深信众生都有同一的真如佛性,但由于烦恼和妄想而被暂时污染,不能显现清净心体上的本有佛性,因而必须舍妄归真,修壁观法,去除一切差别之相,而与本性相契合。这种壁观的方法比喻人心如墙壁,凝思入静,从认识上舍弃现实世界,追求佛教真理。行入讲实践问题,指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着重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抛弃一切情欲,严格按照佛教教义修行。理入与行入的结合构成达摩的简易禅法。

慧能(638~713),(图34)一作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幼年随父亲流亡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父亡后随母亲移居南海(今广州)。因家境贫寒曾以卖柴为生。据说不识字。一次偶然听人诵读《金刚经》,受到启发,就北上参见弘忍,弘忍令他在碓房劈柴踏碓8个月。这时弘忍准备选择嗣法弟子,命每人作一首偈颂。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约606~706)作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所以未付衣法。慧能针对此偈也作一首偈,请人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很为惊异,就召慧能夜间相见,试其禅学造诣,授《金刚经》,并密付衣钵,嘱慧能南归隐居。慧能得法后连夜南奔广东,隐居15年,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据《瘗发塔记》载,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该寺讲《涅槃经》,忽然风吹幡动,两位小僧争论,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印宗一闻而肃然起敬。慧能出示衣钵,显示了身份,印宗当即为慧能剃发,并请智光律师为其授具足戒。慧能就在寺中讲其禅宗顿悟法门,不久辞归曹溪宝林寺说法30多年,其间曾应邀到韶州(今广东韶关市西南)大梵寺说大智度法,兼授无相戒。唐神龙元年(705),唐中宗(684和705~710在位)遣使请慧能进京供养,慧能以年迈相辞,中宗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500匹,又以慧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延和元年(712),慧能回新州小住,命人建报恩塔答谢皇恩。慧能圆寂后,受赠大鉴禅师谥号。慧能奠定了禅宗顿教的思想基础,人称六祖大师,他开创的派别被称为禅宗南宗,以区别于神秀在北方形成的北宗。慧能的思想由其弟子法海记录,集成《坛经》,这是唯一被称为“经”的中国僧人的著作。《坛经》有几个不同的流传版本,即法海本、惠昕改编本、曹溪原本、宗宝改编本等,而以宗宝本为常见的流行本。

慧能的思想体系大致分为心性论、修行论和境界论三部分。心性论是其全部思想的基础,也称佛性论,讨论众生和佛的关系。慧能认为众生清净心中本来具有圆明佛性,佛与众生,本来平等,智人愚人,佛性本来没有差别,而只有迷与悟的不同,愚人因烦恼覆盖其心,自性迷失,智者自性开悟。自性迷,佛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慧能从心和性两方面来分析众生和佛的平等关系。从心的方面看,众生心就是佛心,“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坛经·机缘品》)以后黄檗希运(? ~855)将这个思想概括为“即心即佛”。从性的方面看,众生的自性就是佛性,离开自性无别的佛存在,佛性是众生的唯一真实的本质。心和性之间的关系是,“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坛经·疑问品》)心是性的基础,性是心的本质,众生与佛在心性两方面都没有差别。

在心性论的基础上,慧能提出了他的修行论。由于众生本来是佛,只是迷悟不同而有差别,众生的成佛只在悟而不在外在的修行。“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坛经 ·护法品》)因而慧能的修行论实际上是无修之修。他反对神秀所强调的看心观静、不动不起、凝心入定的禅定方法,而主张不立功课。慧能强调内心的修行,修般若行。众生心中本来有佛,而且本来有般若智慧能自见佛性,只要修般若行,用般若智慧内照自心,就能成佛。所谓般若行,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心中都没有愚念,而常行智慧。能如此修行,就是见性成佛。这种修行方法是定和慧的统一,他称为定慧等学。定指禅定,慧能以心离相即不执着于现象为禅,以心不乱为定。慧指般若智慧,慧能以遍周法界,了了分明,能知一切者为般若。他认为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功能,讲慧的时候,定就已经在慧之中了,讲定的时候,慧也已经在定之中了,讲慧就是对定而言而没有慧,讲定就是对慧而言而没有定。定与慧都是自心的固有本性,因而能等同,“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坛经·顿渐品》)这种无修之修,叫做“顿修”。

道不用修,而在于悟。悟是顿悟,即瞬间的觉悟,没有任何过程和阶段。顿悟和顿修是同一瞬间,是针对神秀的渐悟渐修论提出来的,“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坛经·顿渐品》)顿悟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众生心中本来具有佛性,也有般若智慧去观照自心,因此顿悟只是主体的自我认识,只是悟自心。慧能强调自心就是西方净土,佛向自心中作,莫向身外求,归依自心的佛才是真归依。只要觉悟自心,见西方只在刹那间。顿悟是每个人的自己觉悟,自己发明本心,一悟而至佛地。但如果烦恼深重,不能自悟,就必须由大善知识启发,开示众生心中的佛性后方能顿悟。不过外在的启发最终必须通过自心而悟,如果自心邪迷,生起妄念颠倒,大善知识虽有教授,也救你不得。顿悟是一种瞬间的直觉体验,与语言文字、理性思维无关。

顿悟成佛就进入解脱的境界,慧能的境界论是指无所得的自由境界。世界本来就是因众生执着而生的假象,只要了悟自心,觉悟佛性,就能知道世界是一个大虚空境界,没有一法可得,甚至也没有众生,没有佛,称为无所得。无所得是最为圆满的最上乘法,慧能用无念、无相、无住来描述。去除一切关于世俗世界的观念,不受世俗之念的系缚,只念真如本体,叫做无念;摆脱对一切现象的分别和执着,以显示真如实相,叫做无相;万法常变不居,所以对法的认识也不能停住在某个固定的性质上,念念不住。不受一念的束缚,叫做无住。慧能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实质是尽通万法,具备万法,而对万法不染著,离万法之相,一无所得,称为最上乘。这一境界也就是心的自由境界。心体无滞,来去自由,于烦恼而不碍菩提,于众生而不碍佛性,于事相而不碍真如。心如虚空,能含万物万法,又对一切事物,一切善法恶法不取不舍,无牵无挂,轻松自在。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无法用语言描述,各人凭直觉体悟,各人凭自己的根性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慧能的嗣法弟子中,得法者33人,著名的有法海、慧忠、玄觉、神会、怀让、行思等。韶州法海记录整理了慧能的讲道内容成为《坛经》留传于世,并在广东弘传慧能禅法。南阳慧忠(?~775)从慧能领受心印后,住在南阳白崖山静坐长养达40多年,后到京师,备受礼遇,主张“禅即教”的禅教合流说。永嘉玄觉(665~713)初学天台,后拜谒慧能,领受心印后准备告辞,慧能留住一宿,世称其为“一宿觉”。玄觉主张融合天台宗和禅宗。他的《永嘉证道歌》影响极大。神会为争慧能派南宗的正统作出了重大贡献,行思和怀让两支则衍化出禅宗五家,因此,神会、行思和怀让三系尤为突出。

荷泽神会(686~760),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学习儒道经典,后从《后汉书》中得知有佛教之说,便留意佛教。出家后,曾从师神秀,后投师慧能,不离左右。慧能死后十多年,神会北上宣传慧能的禅法及其正统地位。当时洛阳和长安两京之间,都盛行神秀禅法。神秀在弘忍死后就到荆州当阳山传播他的静修渐悟禅法,门人云集,形成禅宗北派,神秀后来被召至京师,任命为国师。神会先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设无遮大会,辩论南北二宗的是非正邪,树立顿悟法门,又在洛阳大弘顿教,指出神秀传承的是傍出法系,其法门是渐修渐悟。后受到诬告而被逐回湖北老家。唐天宝(742~755)年间,神会为政府出售度牒筹措经费有功而在洛阳荷泽寺供养,从此神秀一系门风衰落,慧能系取得正统地位。神会的思想基本上继承慧能,但强调知解即知见解脱。慧能说他只是个知解宗徒。神会的禅法称为荷泽禅,因注重无念又称无念禅。贞元十二年(796),唐德宗(780~804在位)敕立神会为禅宗七祖。嗣法弟子第4代圭峰宗密(780~841),强调禅教合一和三教合一,其禅法称为华严禅。神会一系不久就消失,寂然无闻。

青原行思(?~740),俗姓刘,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出家后往韶州参见慧能,列为上首弟子。得法后回吉州青原山弘扬禅法,开创青原一系。他的慧能同门师友希迁和神会都在慧能死后参礼过他,希迁则成为他的著名弟子。行思死后受“洪济大师”谥号。

石头希迁(700~790),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县)人。先参慧能,后又拜行思为师。唐天宝初年,到湖南衡山南寺,在寺东面的石头上结庵,时人称为“石头和尚”。他的禅法主张南北顿渐禅法的会通,著有《参同契》。认为众生心中湛然灵明,佛性圆满,万法都是自心显现。他接引学人的风格十分严厉,后人称为“石头路滑”。希迁促进了青原一系禅法的发展,其门下学人云集,与江西的道一齐名,为全国两大佛教中心之一,他的嗣法弟子有21人,著名的有药山惟俨(生卒年不详)、天皇道悟(748~807)等。

南岳怀让(677~744),俗姓杜,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20岁左右在荆州玉泉寺依恒景(634~712)出家后,曾到嵩山慧安(582~709)禅师处学禅法,后到曹溪向慧能学禅法,得法后往湖南,在南岳衡山的般若寺弘法30多年,开创南岳一系禅法。主张人人都有无法描述的佛性,认为坐禅求成佛如同磨砖成镜,是不可能的。否认渐修,强调无修。有弟子9人,以马祖道一为主座。怀让死后受“大慧禅师”谥号。

马祖道一(709~788),俗姓马,后人尊称为马祖。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幼年出家,开元年中,到衡山结庵,终日坐禅,南岳怀让以磨砖不能成镜启发,因而顿悟坐禅不能成佛的道理。侍奉怀让10年后,到江西弘扬禅法,慧能禅法到道一时大盛。他主张众生与佛平等,这一观点从正面表达为即心即佛,从反面表达为非心非佛。认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平常心是道”。只要觉悟这个平常心,那么在平时的行住坐卧、应机接物之中,都能体现佛性。这对后世禅法有很大影响。他接引学人的方法以机锋峻峭、变化无方、卷舒擒纵、杀活自如著称,常以打、喝、蹋、竖拂和画地等手段截断学人思路,使其顿悟。由于道一在江西洪州弘法,世人称他的禅法为洪州禅。道一有弟子139人,以怀海等为著名。百丈怀海(720~814)除继承道一的宗风外,还运用禅法于劳动中,建立僧人劳动制度,要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又改禅僧寄居在律宗寺院的旧制,另辟荒山,建禅宗寺院,称为丛林,并制定丛林清规,使寺院生活规范化。

青原行思一系禅法衍化出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南岳怀让一系则衍化出临济宗和沩仰宗,临济宗又分化出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五家七宗。五家七宗的禅法在思想上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门庭施设和接引学人的方法各有不同,形成各自的独特宗风。

沩仰宗因创立者沩山灵祐和仰山慧寂而得名,在五家禅法中创立最早。沩山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他是怀海的弟子,悟法后到潭州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弘法,山中聚有僧众1500多人,灵祐的弟子有40多人,而以仰山慧寂和香俨智闲为上首。仰山慧寂(807~883),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省番禺东南)人。从灵祐处得法后往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弘法。沩仰宗把世界分析为三种生,即想生、相生、流注生。想生指主观思维,主观思维是杂乱的尘垢,必须抛弃。相生指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必须回光一击,加以否定。流注生指主客观世界都不断变化,如涓涓细流,永远没有停歇。这种变动的世界也必须抛弃。只有抛弃三种生,才能得到解脱。强调无情有情都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就可成佛。修行方法以理事无碍为基础,以圆相代表理,方相代表事,理事不二,性相融融。因此其宗风为方圆默契。它接引学人的方法为九十七种圆相、平实中藏深刻,常人难以领会。沩仰宗在宋代衰亡。

临济宗因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创立而得名。临济义玄(? ~867),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出家后广泛研究经论,到处参学,后在怀海的弟子黄檗希运(? ~855)那里顿悟。唐大中八年(854)到镇州建立临济院、开创宗派。死后受慧照禅师谥号。临济宗继承希运心即是佛的思想,主张众生的一念心就是佛,但由于种种情欲的障碍,众生无法体悟自心佛性,只要停歇对外部现象的思考,返观自心,就能当下成佛。临济宗以单刀直入和机锋峻烈著称,以棒喝为接机的方便。其宗风被概括为“互换为机”。接引学人的方法有三玄(即三种玄妙的原则)、三要(即三种要点)、四料简(即四种区别学人不同根器以施设不同教授的方法)、四照用和四宾主等。临济宗一直流传不衰,历代名僧辈出。

曹洞宗因创立者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而得名。洞山良价(807~869),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在药山惟俨的弟子云岩昙晟(782~841)那里得悟,后在豫章高安(今江西宜丰)的洞山弘扬禅法。死后受悟本禅师谥号。曹山本寂(840~901),俗姓黄,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从洞山良价学禅而得悟,在临川(今江西宜黄)的曹山弘扬良价的禅风,曹洞宗的主要理论是五位君臣说,以偏正关系代表事和理的关系。偏正关系表现为五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前四种都有片面性,正中偏承认理,忽视事,属君位;偏中正则相反,承认事相为假,但不知事相背后的理体,属臣位;正中来已认识到由体起用,但不完善,称君视臣;兼中至已试图透过假相认识理体,但不完善,称臣向君。只有兼中到即既承认事相由理体派生,又承认事相本质是空,称为君臣合道。曹洞宗的宗风以细密著称。本寂的法嗣只传四代,而良价一系绵延不绝,但不及临济兴盛,故有“临天下,曹一角”的说法。

云门宗由文偃在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的光泰禅院创立。云门文偃(864~949),俗姓张,姑苏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在石头希迁的四传弟子雪峰义存(822~908)那里得道,晚年在光泰禅院弘扬禅法。云门宗的思想被概括为“云门三句”,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函盖乾坤指整个世界都由真如之理派生,侧重讲理。截断众流指只要截断一切思维之流,使心不生一念,万法就能自然泯灭,侧重讲事。随波逐浪指大彻大悟的人因了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而能随便举一事相就可以体会其中的真如之理,侧重讲理事无碍。其宗风被称为函盖截流,可见其险峻而简洁,常人难以领会。接引学人的方法就是截断众流法,常用一个字回答学人的提问,如顾、鉴、咦等,阻断学人的思维理路,促其顿悟,称“一字禅”。云门宗到雪窦重显(980~1052)时形成一个高潮,称云门中兴,但宗风已有所改变。南宋时衰落。

法眼宗因创始人清凉文益谥号“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清凉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在雪峰义存的再传弟子地藏桂琛(867~928)那里得法,晚年在金陵清凉院传法,门人近千人。主张理事不二,贵在圆融,以六相圆融论阐明理事无碍。强调三界唯心,法眼宗的禅法远承石头希迁的一切现成即一切事物都是真如本体的显现,不需起心修道,一切都是任运自然的思想。其宗风为对病施药,量体裁衣,随其器量,扫除情解。针对学人的不同执着而加以破斥,根据学人不同的根器而施设不同的教授方法。法嗣中以再传弟子永明延寿(904~975)著名,他著有《宗镜录》100卷,融合各派。宋代中叶绝脉。

临济宗在临济义玄的六传弟子石霜楚圆(987~1040)门下衍生出黄龙和杨岐两派。黄龙派由慧南(1002~1069)在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的黄龙口创立,主张触事而真即每一事法都是真如的体现,随举一事都含真如。道不用修,禅不用学,只要不污染自心,息灭情欲杂念,就能顿成佛道。接引学人常用三句话,即“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称“三转语”或“黄龙三关”。第一句为初关,指人人都因前世因缘转生而来,确立人生空幻的世界观。第二句为重关,指悟得一切皆空的道理后,懂得我手与佛手没有差别,众生即佛,问题在于众生能否体验到。第三句为生死牢关,指人与其他有情众生也无本质区别,都在六道中轮回,也都能成佛。第一句重在破,破除邪见,立一切皆空的正见。第二句是透,透过我与佛的等同关系,体悟自心佛性,超佛越祖。第三句是出,顿悟佛性后,顺利出关,进入自由境界。黄龙派在南宋时绝脉。杨岐派由方会(992~1049)在袁州(今江西萍乡县北)的杨岐山创立。其思想继承临济宗的正宗,主张佛遍一切处,但也吸收了云门宗的一些特点。接引学人的手段灵活自然,没有成规,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各家宗风。在黄龙派断绝后,杨岐派恢复了临济宗的名称,继续流传。临济宗的后期发展史,实际上是杨岐派的历史。

宋代以来,禅宗主要是临济和曹洞两宗,两家禅法还各有变化,临济宗出现了文字禅和看话禅,曹洞宗出现了默照禅,看话禅是在反对文字禅的基础上建立的。另外还流行念佛禅,体现了禅净合流的趋势。

文字禅是通过对禅宗祖师的禅意进行文字解释而形成的禅风。禅宗本意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文字禅却大立文字,绕路说禅,违背了禅宗祖风。禅宗祖师在接引学入时,留下许多机锋(不明确的含蓄语言,用以试验对方是否理解)、话头和语录等,称为公案,比喻判断禅法是非的案例或标准。文字禅对公案进行种种解释,如拈、颂、击节、评唱等。每种解释都避免直接说破原意,因而越说越长。拈指拈古,拈出祖师的公案古则,略作解释。拈古以云门文偃为最早。颂指颂古,对拈出的古则进行颂唱即进一步的解释。颂古以义玄的五传弟子汾阳善昭(947~1024)为最早,而以雪窦重显和曹洞宗的天童正觉(1091~1157)等4人为最佳。在拈古的基础上又进行击节,击而中节,颂古的基础上又进行评唱,评而唱之,击节和评唱都是更繁杂的文字解释。评唱以杨岐方会的三传弟子佛果克勤(1063~1135)和曹洞宗人万松行秀为最佳。克勤著《击节录》2卷,对雪窦重显拈出的百则公案加以击节,又著《碧岩录》10卷,对重显颂出的百则公案加以评唱。万松行秀评唱的对象是天童正觉的拈颂。

看话禅又称话头禅,通过参究话头而得悟,由佛果克勤的弟子大慧宗杲(1089~1163)大力倡导,宗杲反对大立文字的文字禅,曾销毁《碧岩录》刻版,以杜绝文字禅不明根本、专重语言文字的弊病。他主张以公案中的一些典型句子作为话头,进行参究,将话头作为入门的方便。常见的话头有:“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念佛是谁?”“狗子也有佛性也无?”比如参“狗子也有佛性也无”,关键在一个“无”字,日夜参“无”,日深月久,就会顿悟。参话头强调怀疑精神,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沩山灵祐门下的香俨智闲首先提倡参话头,宗杲大加倡导而大为流行。

默照禅是以默然静坐、观照内心的方法开悟佛性的禅法,由天童正觉提倡。正觉继承了达摩和神秀看心看净的风格,强调枯寒身心,洗磨田地,使尘粉净尽。通过默照,排除心中妄念尘垢,使之清净圆明,能照见一切。默照禅与看话禅同时兴起,但默照禅遭到宗杲的强烈反对,称之为邪禅,认为与禅宗顿悟宗旨相反,不能使人真正解脱。实际上默照禅重在定,看话禅重在慧,各有所偏。

念佛禅是禅宗融会净土宗而形成的禅法。念佛法门本是净土宗所提倡,禅宗加以吸收,以禅僧的身份而修念佛法门,称为念佛禅。法眼宗的永明延寿,云门宗的镡津契嵩(1007~1072),临济宗的天如惟则等,都强调禅净合一。念佛禅由于简便易行而十分盛行。到清代中叶以后,净土宗成为主流,禅宗已经奄奄一息,所剩禅法,仅此禅净合一的念佛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