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华武术·拳术
拳术变化多端,派别、种类繁杂,有长拳、少林拳、红拳、查拳、华拳、炮捶、花拳、南拳、太极拳、绵拳、翻子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秘踪拳、梅花桩、地趟拳、戳脚、六合拳、意拳、岳氏连拳、形意拳、猴拳、鹰爪拳、蛇拳、螳螂拳、醉拳、擒拿,等等。
长拳 中华拳派之一,泛指以“遐举遥击,进退疾速”为特点的拳术。所谓“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即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特征,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一般将查拳、花拳、炮捶、红拳以及少林拳列为长拳类,最早的长拳有明代的宋太祖32势长拳,温家72行长拳。
现代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它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之长,把具有长拳类型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规格化,按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套路。如初级长拳一、二、三路,甲、乙组规定长拳,以及“自选长拳”等。长拳内容包括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和起伏转折各种动作。其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对打时强调拳脚交加,以长制短,以快制慢,先发制人。现代长拳是武术教学和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
长拳主要适合于青少年练习,长拳对姿势、动作、眼法、身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八项均有明确而严格的技术要求。长拳动作活动范围大、速度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多,对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有较高的要求。因之,通过长拳练习对提高青少年的力量、速度、协调性和心肺功能,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十分有益。
少林拳 中华拳种之一,因发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图261)而得名。广义的“少林拳”指少林派,狭义的“少林拳”指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的拳术。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兴建。关于少林寺的源流说法不一,尚待考证。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记载,达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后世少林拳之滥觞”,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则认为这是“附益伪妄之说”,“不足信也”。
少林寺自建成以来,寺内僧众受朝廷调遣参战与护寺。唐初,昙宗等十三和尚应唐太宗李世民之召,参与讨伐王世充,唐太宗赐田40顷,扩充庙宇,建立僧兵,僧众达5 000余人。明正德间,武僧受调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三奇和尚被调镇守山陕。明嘉靖年间,月空等受命赴东南沿海抵御倭寇。由于少林寺寺院对佃户的经济剥削,和它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导致了义军和所谓“山贼”的不断攻击,如隋朝大业末“山贼”劫少林寺,纵火焚塔院,元至正年间红巾军攻破少林寺,明末农民起义军攻打少林寺。因而,少林寺僧为了维护寺产和应付朝廷的调遣,始终围绕格杀的需要而发展武技,少林寺僧习武之风极盛,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地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少林武技偏重于棍术,约从明正德年间起,少林拳开始享名于世,少林武术经历代研练和总结,取众家之长,相互促进,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器械等众多内容、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
少林拳的内容有小洪拳2路、大洪拳12路、罗汉拳3路、老洪拳1路、炮拳3路、长拳2路、梅花拳2路、朝阳拳1路、通背4路、长护心意门1路、七星拳2路、关东拳2路、青龙出海拳2路、扩身流星拳1路、龙虎豹蛇鹤拳各1路,对练有六合拳6路等,还有技击散打、气功、各种器械、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
少林拳要求首先练好基本功,即站桩,如马步、椅子桩、丁字桩等,同时也练视、听、抓、拉、推、举、踢等。少林拳各种套路演练均在一条线上,直来直往,要求“拳打一条线”,动作朴实有力,身法有八要:即起、落、进、退、反、侧、收、纵。手眼身步法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在方法上要藏而不露,内静外猛。战术上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兼用,刚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练习时强调一气呵成,做到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内外一体。用鼻呼吸,集中劲力,必要时用嘴配合发出吼声,以示威慑,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力从而克敌制胜。
由于少林拳的动作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利于技击和具有显著的健身、强身、防身作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有较大的国际影响,例如,在日本甚为盛行,这 一古老的少林拳种正走向世界。
红拳 中华长拳类拳术之 一,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所创,或说起源于陕西关中。元时少林寺和尚觉远于兰州入寺传授大小红拳。明代称西家拳。清代山东、河北一带习红拳者甚多,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著名红拳拳师众多,红拳流传颇广,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均有传习。红拳也叫洪拳,查拳中有洪拳,少林拳类中也有红拳,又叫关西拳。
红拳以盘、法、势、理为基本内容。盘以十大盘功为基本功法;法即打手打法,有百余种;势为套路;理为拳理。红拳架势工整、端正,击打多拧腰探背;伸臂远击,技法讲究刁打巧击,劲力讲究脆快,兼有长劲、柔劲。以撑、斩、勾、挂、缠、拦、沾、挎为基本手法,步法多闪展腾挪,出步多含跤法。
大红拳、小红拳为基本套路,此外,还有关西红拳、二路红拳、关东红拳、月明红拳、短拳、行拳、七架拳、六脚式等36路套路。器械有枪、棍、刀、鞭等。
查拳 中华拳术之 一,属长拳类。查拳因多插掌,多插步,又与其创始人回民查尚义同名,故名查拳。相传明末于山东冠县兴起,西北回民查尚义东征平倭,路经冠县传授此拳,后于山东、河南、河北流行,逐步流传全国各地。
查拳与华拳、炮拳、洪拳等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大致相同,查拳动作姿势舒展,以大架子为主,活动范围大,动作强调手脚齐发,上打下踢,大动作和小手法结合,讲究短拳长用。查拳注重踢法,多用弹踢,踹蹬,凌空箭弹等动作,击打敏捷、快速。击打时以气摧力,动则如风,定则似钉。动作强调内外协调完整,手眼身法步相互兼顾,前后连贯,做到手到眼到,神形合一。
查拳以掌、拳、勾为基本手型,以弓、马、仆、虚、歇步为基本步型,结合平衡、跳跃、旋转等动作组成套路。拳套有10路:路母子,二路行手,三路飞脚,四路升平,五路关东,六路埋伏,七路梅花,八路连环,九路龙摆尾,十路串拳。另有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红拳、两路腿拳。亦有刀、枪、剑、棍等多种器械的单练和对练。
华拳 中华长拳类拳术之一,华拳以精、气、神为三华,“三华贯一”而得名,另说此拳由华山蔡茂所创,故名华拳。
华拳以12路华拳为代表,既可单人练习,又可双人对练,另有刀、枪、剑、棍等多种器械的单练和对练。华拳讲究形体工整,身体姿势上下匀称,骨梗强壮、雄健,强调心志与外动相合,“心在势前、势居心后”,注重精、气、神的协调配合。在运动中十分注意掌握阴阳顿挫,轻重缓急,运动路线清楚。华拳重视呼吸的调节,以气贯丹田,平心静气为本,以提、托、聚、沉四种方法调节气息,拳法要求“进如风雨,退如山岳”,“以勇为快,以气为先”,搏斗时要急、狠、智、顺。以势为守,以招为攻,一招一势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使动作前后连贯,技击时要求避其锋芒,击其虚弱。
炮捶 又称炮拳,中华拳术之一。炮捶又名三皇炮捶,三皇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相传源于明末少林寺,普照和尚将此拳传于甘凤池和乔三秀,清末流行于山东、河北,后传至北京、山西一带。所谓炮捶,意指击打时像炮一样爆炸,像炮捶一样的砸。
炮捶架高式小,沉稳扎实,刚健有力,动作朴实、简洁,要求一招一式,一蓄一发,都要劲力充实,发劲时以力为首,以气助力,以腰发力。练拳时要精神贯注,气沉丹田,足趾抓地。基本步型为马步、弓步、虚步、丁步,步法较小,很少跳跃,多用拖拉步。手型以拳为主。
炮捶原有12种套路,现存7种,开门
炮、劈山炮、连环炮、转角炮、十字炮、脑后炮、泻肚炮、冲天炮、撩阴炮、扎地炮、窝心炮、七星炮合称十二炮。器械有刀、枪、剑、棍等练习。
花拳 中华拳术之一。清康熙雍正年间由江宁人甘凤池所创。花拳以散招为主,侧重实用,不重套路,集长拳、短打之所长,主张后发制人,将击打、擒拿、摔跌融合一体。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法,二十四势法,主要技法有抄手、抄腿、肘击、肩靠、股插等。短打跌法有88个势名,以身手脚配合摔跌对手。花拳出手快捷,步动如飞,步到身到,与人交手着力则怒,怒气内生,形如虎相,实战中两手必须保护胸部、裆部,眼斜视对手,侧身而进招。花拳在近代传习不广。
南拳 指中国南方各地流行的拳术。长江以南地区拳种繁多,内容丰富,各地南拳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南拳与北方拳种相比,又特具风格,南拳多以 上肢攻守,不轻易用腿,出腿高不过膝,故有“南拳北腿”之说,来说明南北拳术之特点。
各派南拳虽风格各异,但仍有共同特点,手法多样,一步几变手,多短拳。手型多样,有拳、掌、勾、爪、指、出手攻击,回手防守。另有肘法、桥法。桥法是南拳特有手法,用前臂攻防形成“桥形”为“桥法”,直臂动作称为“长桥”,屈臂动作为“短桥”。劲力猛烈,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步法稳固,脚落地如铁石砸地,“稳如铁塔坐如山”,强调“扎马”为基本功(扎马指站桩)。南拳在发力时常发出喊声,以气助力,以声助势,突出了南拳的刚烈风格,使动作更为勇猛刚健。
广东南拳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咏春拳、虎鹤双形拳等。福建南拳有鹤拳、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连城拳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等。浙江南拳有里虎拳、金刚拳等。湖南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湖北有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等。四川有峨嵋拳、白眉拳、佘家拳等。另外还有温州南拳、台州南拳、江苏南拳、江西三十六路宋江拳等等。
器械主要有南棍、大杆、四门刀、梅花刀、三尖叉、锏、拐、斧、矛、耙等。有单练和对练。
太极拳 中华重要拳种之一。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不一,有说宋代武当山丹士张三丰所创,有说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有说南朝梁韩拱月、程灵洗所创,有说唐代许宣平或李道子所创,另说为明代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族长陈卜所创。据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最早的太极拳于明末清初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太极拳是陈姓家族中九代陈王庭所创。陈氏太极是各类太极拳的根源,由此派生各派太极拳。清乾隆年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以《周子全书》中太极阴阳的哲理,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转化解释太极拳理,著《太极拳论》,自此“太极拳”称谓得以确认。
陈王庭吸取明代各著名拳法,特别是戚继光三十二势拳法,结合道家《黄庭经》吐纳术、导引术,吸取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创编了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法称之为陈式太极老架,共有7个套路。自陈氏家族十四代陈长兴(1771~1853)时,太极拳才传与外姓人杨露禅,杨学成后广收徒弟,上至皇族,下至文人、学者及广大群众,自此太极拳得以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产生多种流派,较著名的有:陈式太极拳(新架)、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
各派太极拳虽动作、风格、形式各成一体,但技术要领、方法和运动特点基本相同,均要求头正顶平,沉肩坠肘塌腕,含胸拔背,松腰坚脊,敛臀落胯,腿平稳轻灵,膝部松活,脚虚实分明,全身要中正安舒,运动路线呈孤线运转,运动圆活,上下相随。速度除陈式外,均要求柔和缓慢,行如流水,节奏均匀。劲力要刚柔相济,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富有弹性,不含拙力。强调静心用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意、体、气三者合一,协调配合。
陈式太极拳 有新架和老架两种。老架创始人陈王庭,字奏庭,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乡里。陈王庭所创陈式老架5个套路,又名十三式,另有长拳 一百单八势1套,炮捶1套,经300多年传习,不断改进提炼,形成了现代流传的第一、二路拳套。老架的一、二路拳式差异较大,一路特点是缠丝劲明显,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气守丹田,有83式。二路则动作刚劲,爆发力强,跳跃动作较多,有71式,适合青壮年人练习。陈式新架也有两种套路,一种是陈王庭五传弟子陈有本编创的,基本上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小,去掉 一些较难动作,称为“小圈拳”,原老架称为“大圈拳”。新架另一种为陈有本弟子陈青萍(1795~1868)所创,称为“赵堡架”,其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逐步加圈,逐步复杂化。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在于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运行时强调螺旋缠绕运动,通过肢体的顺逆缠丝劲,达到内外相合。陈式动作快慢、刚柔对比强烈,全套动作在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中,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杨式太极拳 (图263)创始人为河北水年杨福魁,字露禅(1800~1873),杨幼时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德湖家为雇工,后从于陈式太极拳拳师陈长兴,学成后回到永年传授太极拳,后进北京任武术教师,他为了扩大传授范围,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删去了陈式太极拳中发劲、跳跃、震脚等难度较大的动作,创编了杨式太极拳。后又经其子杨健候(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多次修订,定型为现代的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动作姿势舒展简洁,缓慢均匀,轻沉自然,刚柔内含。其技术要领为: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坚脊、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绵绵不断。
武式太极拳 创始人为河北永年县武禹襄(1812~1880)。武氏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太极拳,又从陈青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此后,武禹襄钻研拳谱,又以练拳心得总结出《身法十要》。创编成武式太极拳。武式拳身法严谨、姿势紧凑、强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肩与足尖,动作舒缓,步法小巧灵活,以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支配身体运动。
吴式太极拳 创始人是河北大兴吴鉴泉(1870~1942),有人认为先是其父全佑(1834~1902)所创,全佑为满族人,他初从杨露禅学杨式大架太极拳,后拜杨露禅次子杨班候为师学杨式小架太极拳,以善予柔化著称。鉴泉自幼从汉,改姓吴,吴练太极拳擅长小架子,后渐去掉发劲、跳跃运动,形成吴式太极拳。吴式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式法小巧,突出轻柔、圆活。强调以静待动,以小制大,以柔济刚,以退为进。
孙式太极拳 创始人为河北定县孙禄堂(1861~1932)。孙禄堂于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后,吸取形意拳的步法、八卦掌的身法,融合三家之所长,自成一体,创编成孙式太极拳。孙式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转换轻盈,运动路线方向变化较多。步法进退相随,以“开手”与“合手”动作转换衔接,因之又称之为“开合活步太极拳”。
除上述5式太极拳套路外还有太极推手和太极剑(图264)太极刀等器械套路。
绵拳 中华拳术之一,又称之为“延手”、“连环绵拳”。绵拳以动作柔绵,轻松柔和而得名。绵拳最初在明代已有传习,流行于河北。绵拳以柔为主,随对手动作而伸延,将对手劲力柔化绵进,绵拳姿势舒展,手型、步型基本与长拳相同,拳法主要有崩、冲、搂、挂,掌法主要有砍、穿、拔、捋,肘法有顶、撞、靠、挤、拔,腿法有踢、弹、点、踹,套路中平衡动作较多,用以练习身体的稳定和柔韧,技法上以柔化刚,防守后发招,先吞后放,先柔后刚,吞则柔化,防守对方劲力,同时储备自己的劲力;放则反击,以刚力进攻,并配合呼吸发放劲力。绵拳有一路“六架式”、二路“太八折”两种套路。
翻子拳 中华拳术之一,原名八闪翻,又名翻拳。在明代“八闪翻”基础上发展而成,清代主要流传于河北,清末逐步传于东北、西北、北京、天津一带。其拳法翻生不息,连三拼四,拳速快捷,素有“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说法。翻子拳劲力快、硬、脆,一步三拳,令对手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以势如破竹之势击败对手。西北、东北的翻子拳在风格、劲力上略有不同,西北重以腰发力,用力浑厚,东北强调脆快。无论各派,都有共同特点。翻子拳以站桩功和行桩八势功为基本功架练习。以铁臂功、本轮功、打桩功练习撞击能力。基本手法为冲、劈、砸、摔、崩、挑、贯、弹,基本步型为半马步、麒麟步,腿法较少,有丁踢、点子腿等,现代有人以戳脚、劈挂、鹰爪等拳技法融合,形成兼有两拳所长的戳脚翻、劈挂翻、鹰爪翻。翻子拳套路有站桩翻、萃八翻、掳手翻、健中翻、轻手翻、六手翻、燕青翻等。器械有八步连环进手刀、绵战刀等。
八卦掌 中华拳术之一,又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按八卦方位,纵横交错运动,与“周易”八卦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其技法讲究随走随变,临机应变,以变应变。创始人为清代河北文安董海川(1813~1882)。董自幼力气过人。成年后在江南游历时得道家学说启示,以绕圆走圈导引结合武术技法,形成八卦掌的基本运动形式,以八卦的卦理解释拳理,形成“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八卦掌拳理。董海川在清肃王府传授八卦掌后,八卦掌逐渐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流传,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八卦掌以行步和站桩为基本功,以“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分为三个阶段的功夫,定架子为基础,一招一式要求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活架子要求动作协调,走转娴熟。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变换自如,不受拳套顺序限制。八卦掌步法讲究“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磨胫”。以八种掌法为母掌,由每一掌衍化出多种掌法,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的说法。其掌型为龙爪掌、牛舌掌,主要技法为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穿、点等16种。八卦掌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单练形式有龙形八卦掌、连环八卦掌等。对练有八卦对子、八卦掌使用法、八卦掌对练。八卦掌系的器械有刀、枪、剑、七星竿、戟等,另有子午鸳鸯钺、子午阴阳钺、判官笔、风火轮、鸡爪钺等短小器械。练法仍体现八卦掌的随走随变,器械要随身而走,势之相连。散打技法以动制静,避正打斜,以走圆变招方法避开对方正面攻击,击打对手斜、背面。
八极拳 中华拳术之一,全称“开门八极”,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为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所创,有人认为由一名“癞”的云游道人于清康熙年间传与河北庆云县回族人吴钟。有人认为是由云游道人黄绝道长传与河北孟村人丁发祥,丁传与僧人张四成(1646~1727),张又传给山东海丰人吴钟。还有人认为八极拳是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巴子掌”。清初改称八极,所谓“八极”,乃取八方极远之意。
八极拳擅长短打,近身则以肘、胯、肩、背撞击靠打,技法上以6种攻法、8种招法为技术核心。基本手法有挑、插、冲、贯、砸、推、刁、搓、削、架、压等。劲力讲究十字劲、沉坠劲、撞靠劲、挤蹦劲。步法多用震脚、碾步。基本功有八极小架、马步站桩、砸步、搂贴撞靠、打沙袋、练铁沙掌等。八极套路有八极对接(可单练、也可对练)、八极新架、刚功八极、八极双轨、八阵拳、十二趟六肘头等。
通臂拳 中华拳术之一。也称通背拳,其起源与创始人不详,有说为战国时孙膑所传,有说为战国时白士口、字衣三所传,也有说为战国白猿公所创。通臂拳以伸臂长而形成其独特技法特点,臂击发时力由背发,通过肩、肘达于指,使背、肩、肘、指贯通一气,充分伸展。通臂拳以较高的架式迅速出击形成又一特点。通臂拳强调以猿臂或猿背取势,拳法多以圆抡摔拍,为长击类型拳术。通臂拳要求甩膀抖腕,立抡成圆,肩臂松顺,放长击远,冷弹柔进,步快劲透,敏捷善变,击拍响亮。通臂拳主要动作有摔、拍、劈、穿、钻、掸、撩、扑、摩等手法。行步、散步、连环步等步法,勾、弹、撩、踹、点等腿法。身型要求头顶、项领、前空(虚胸)、后实(紧背)、凹肚、探肩、臂长、活腕。拳势则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丝,脚似钻。
通臂拳流派较多,有“白猿通臂”、“五行通臂”、“六合通臂”、“劈挂通臂”、“两翼通臂”等等。通臂拳的器械有棍、单刀、双刀、枪、剑、大枪、苗刀等。通臂拳的套路有“小连环”、“大连环”、“拆拳”、“六路总手”、“十二路连环拳”、“五马奔槽”等。
劈挂拳 中华拳术之一。全称“通备劈挂拳”,古时曾称披挂拳,因动作用掌较多,又称劈挂掌,原为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劈挂拳的起源可能产生在明代,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已有反映,戚搜集当时16家拳法编成的32势中,列为一势的“抛架子抡步披挂”,至今尚保留在劈挂拳势中,清代后期,劈挂拳在河北盐山县、沧县一带流传甚广,代表人物有潘文学、李云标、黄林彪等,后来又发展到河北、甘肃、陕西等地。
劈挂拳以劈、挂、摔、弹、合、斩等手法为主,臂起时绵柔快速,臂落时猛如炸雷,注重以腰为根,以胸部吞吐配合双臂运动,使动作大开大合。步法讲究快速疾出,以脚尖碾转的方法,变换方位和姿势。技击原则为随招进招,随形打势,高来则挂,低来则劈,横来则拦、顺来则搬。练习时要求“慢拉柔练”以调劲运气。劈挂拳以“大架子”为母拳,以“十二大趟子”和“十路弹腿”为基本功,套路有劈挂拳、青龙拳、飞虎拳、太淑拳等。劈挂拳的发力讲究通透劲、吞吐劲、辘辘劲、滚勒劲、翻扯劲。技法为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擂、砸、猛等。
劈挂拳器械有六合大枪、风摩棍、七十三剑(又称通臂大剑)、杼袍剑(即通备小剑)、劈挂单刀、劈挂双刀、苗刀、凤头阁(护手钩带刺)、拦门撅、三节棍、鞭杆等。
秘踪拳 中华拳术之一。又称燕青拳、迷路拳、迷踪艺、猊猔拳。秘踪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说秘踪拳起源于唐末,至宋代由卢俊义在少林寺发展而成。有说由宋代燕青所创,传说燕青被逼雪夜上梁山时,为防官兵追捕,以树枝扫去足迹,致使官兵迷路,故名迷路拳。有说因燕青投靠梁山,其门徒隐其名,改燕青拳为迷踪艺。有说唐代少林寺僧见山中有似猿类动物相斗,得启发后创编猊猔拳。以上说法多无史料根据。清代嘉庆年间,山东岱州人孙通,初从充州张某学拳,后入嵩山少林寺学拳械多种,离少林寺后,晚年定居河北沧县教拳,后又传至河北静海县霍氏家族以及山东青州,河北天津等地,河北沧县陈善、静海县霍元甲均为秘踪拳派著名人物。
秘踪拳功架端正,动作圆活,发力充足,轻灵敏捷,多变。手型为拳、掌、勾,步型为弓、马、仆、虚、歇,大致与长拳手型、步型相同,上肢技法有甩、拍、滚、掳、冲、砸、劈、崩等,下肢技法有踢、截、挂、弹、缠等,身法要求靠、闪、定、缩,步法多闪展腾挪、窜蹦跳跃,强调插裆套步,注重眼神与技法的配合,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四面八方。与人交手时,出手如棉,触身如铁,讲究拳的寸劲。秘踪拳有铁裆功、铁沙掌功、铁顶功等硬气功练习内容。
迷踪拳的单练套路有罗汉拳、三步架、五虎拳、练手拳、劈砸拳、洪燕拳、燕青拳、秘踪长拳等。器械有剑、刀、枪、大刀等。
梅花桩 中华拳术之一。又名梅花拳、梅拳。梅花桩是在立于地上的木桩上进行练习,故名梅花桩,全名为“干枝五式梅花桩”,木桩埋于地下,高出地面3~5尺,常见的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八置桩、八卦桩、五行桩、九宫桩等。梅花桩起源于明末,初以家传方式流传于民间,到清乾隆年间始向外界流传,盛行于河北滦县。后又流传于河南、河北、山东 一带。
梅花桩以五势梅花桩功为基础练习,主要为静力性练习,五势为顺势、拗势、小势、败势、大势(扑势),开始学拳的人先要学此五势桩功,以五势为拳母,形成多种技法。梅花桩在套路练习时左右往返,纵横交错,拳法快捷,脚法多变,近身时以肩靠、背挤、头撞、胯打。梅花桩步法有八方步。八方步分 上八方、中八方、下八方3种,八方指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8个方向。下八方步为基础步法和腿法,中八方指身法,上八方指手法,全身上下严密配合,以应付八面多个对手的进攻。另还有行步三法,即摆法、扎法、撤法。
梅花桩手法有劈、砸、冲、崩、推、扣、带、刁、拿等,腿法有蹬、踹、踢、缠、弹、截、跺、踩、勾、扫、点等,步法有进(扎)、退(撤)、摆、跃、纵、腾、绕、滑等。
南拳也有梅花桩,与北方的梅花桩不同,不仅上肢动作多,采用腿的动作也多,故又称为“南北合拳”,其动作要求虚实分明,交手时注重躲、闪、带、打,避其锋芒,攻其虚弱,进如暴风骤雨,勇猛敏捷。
梅花桩器械有:大枪、大刀、大杆、戟、棍、槊、镋、耙、虎头钩、流星锤等。
地趟拳 (图265)中华拳术之一,又称地功拳,因此拳以跌、仆、滚、翻为主,古时称之为“九滚十八跌”。明代就有地趟拳的记载,戚继光《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有“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之说。
地趟拳技法独特,多以卧地方法,在姿势极低的状态下攻击对手,或在倒地瞬间进行反击。醉拳也是以摔跌为主,但有醉态醉形。地趟拳只有摔跌,无醉形、醉态。
地趟拳的基本动作有前滚翻、后滚翻、抡背、鲤鱼打挺、栽碑、扑虎、盘腿跌、乌龙绞柱、绞剪、飞交剪、头翻、手翻、空翻、扑地蹦等,这些动作巧妙地用于防守和进攻。例后滚翻,两手扶地用脚蹬对方胸腹部,前滚翻、倒地翻身楔打,抡背,上体前倒回手搂抱对方腿部,再借滚翻惯力用腿击打对方等等。
腿法多在主动倒地后以蹬、踹、扫、剪、勾、挂、撩等方法进攻或反击对手。
明代有滚躺刀、滚躺双刀、滚龙枪。现代地趟拳多为自选动作,根据运动员技术情况编排组成套路。
戳脚 中华拳术之一,戳脚以腿脚功夫为主,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手到腿不到,净是瞎胡闹。”戳脚重腿法与南拳重手法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传戳脚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民间传说水浒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武松就用了玉环步和鸳鸯腿。这玉环步、鸳鸯腿就是戳脚的典型技法,还有人把戳脚称作“水浒门”。清代太平军林凤祥部战将赵灿益兵败之后,隐居河北饶阳一带,将戳脚传授给当地群众,后逐渐传至北京、天津等地。
戳脚基本腿法有挑、勇、丁、转、踹、拐、点、蹶、错、蹬、碾等。基本步法有玉环步、转趾步、倒插步、穿林步、旋转步、麒麟步、跨拦步。其手法有劈、衡、架、挑、拍、穿、搂、捋、刁、擒、缠等。
戳脚分“文趟子”、“武趟子”两类,武趟子是戳脚本源,共九趟,又称九转连环鸳鸯脚,九趟可互相转换练习,腿法一步一脚,连连发出,环环相连,脚击发左右交替,成双配偶,故称“鸳鸯脚”。武趟子舒展大方,矫捷刚健,腿法多高挑,放长击远。文趟子是在武趟子基础上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其架子紧凑,灵活多变,动作明快,腿法讲究短击低踢,半步赢人,传统套路为“八根”。即自转脚、玉环步、开石雷、似箭手、蹶子腿、走外、五花炮、十字捶。此外还有六门拳、宏拳、燕行拳等。
六合拳 中华拳术之一,属长拳类,源自少林拳,清代流传于河北沧州,后传至上海一带。所谓“六合”,喻指天、地、东、西、南、北。练拳时要精、气、神内三合、手、眼、身外三合而为六合,还有解释为手、眼、身、步、智、力为六合。
六合拳讲究一打二拿三摔,近身还采用膝顶、肘击方法。练拳要求“动如行龙,定如卧虎,迅如狡兔,灵如猿猴,轻如云鹤”。六合拳架式威武挺秀,动作敏捷快速,劲力刚勇。套路以十二路潭腿、迎门炮、行龙拳、化工拳为基础练习。另有行拳、六家式、八步行走梅花变、四路拷打和七十二把擒拿。兼习摔跤、弓箭、弹丸等。
六合器械有:六合刀、六合剑、六合枪、大枪、行刀、砍刀、春秋大刀、行者棒、八仙剑、五行剑、三节棍、拐、戟、钩等。
意拳 中国拳术之一,又名“大成拳”。是在形意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故名意拳。据传为清末王芗斋(1890~1963)所创。王从郭云深学得形意拳,后遍游长江各地,又学得纵鹤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以亲身实践和拳理研究,取各家之长,形成意拳,因意拳集众家之长,故又称“大成拳”。
意拳内容有站桩、试力、发力、摩撑步、推手、散手等,桩式有20多种,如站、坐、卧、行走、半伏等,按作用又可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意拳以站桩为基本功,训练从精神到肢体的松紧,先练放松,再练松紧的转换,做到松紧协调,放松时,可使气血通畅,新陈代谢旺盛,调整内脏器官功能,从而增强体质。站桩可使精神和身体达到高度统一,使全身上下处处通连,形成整体,所谓“一动无不动”。试力,是体验站桩所获得的各种力,体验身体与外界的抗争力。发力,指检验击打时的爆发力。劲力、摩撑步,是结合试力进行的步法训练。推手、散手,是意拳技击训练的两种形式。意拳强调统一整体,要求“力不出尖,形不破体”,并要求做到“上欲动下自随,下欲动上自领,上下动中间攻,中间攻上下合,内外相连,前后左右相应”,遇敌交手时,要求身无定势,手无定形,步无定位,审敌度势,随机发力。
岳氏连拳 中华拳术之一,属短打类,又称“八翻手”。相传为宋岳飞所创,是在岳氏散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同治年间,河北雄县刘仕俊在北京传授“岳氏散手”,此术初为九式,上盘三式、中盘四式、下盘二式,后又繁衍成一百八十式,没有套路,只有单练,故称“散手”。1912年刘士俊之徒刘德宽在北京传授岳氏散手时,将散手归纳为 “八母势”,串成简单套路,以便连贯练习,取名岳氏连拳,后逐步发展成前八路,中八路,后八路24个拳套,这些套路短小紧凑,每套仅三至六式。
岳氏连拳主要步型为侧身半马步,步法为直进直退,进步以脚尖向内或向外勾盘成弧形,名为“钩腿盘旋法”。手法有捆、拿、锁、靠、推、打、刁、捋等,劲力捷快,刚中寓柔,身法讲究吞、吐、沉、浮,运动节奏鲜明,一招一势,起止清晰。
形意拳 中华拳术之一。也叫“心意拳”、“六合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其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另说此拳象形思意,表现各种动物的形态之意,故名形意拳。据传为明末山西蒲州人姬隆丰所创,又说为宋代岳飞所创。清初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广为流传。
形意拳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十二形拳(龙、虎、马、猴、鼍、鸡、鹞、燕、蛇、、鹰、熊)为基本拳法。各地流行的形意拳各具特色,河北一带拳势舒展、稳健扎实,河南一带拳势勇健、气势雄伟,山西一带拳势紧凑、劲力精巧。
形意拳动作要求:头 上顶、颈立直、肩松扣、肘下坠、臂腿腕曲、拳紧、拔背、含胸、腰立、脊正、扣膝、缩胯、足平稳。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手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钻屈伸,进步之后随跟步,退步之后带撤步,身法、步法紧密相合,手到脚到,落地如生根,周身完整 一体,内外合一,以意导体,以气发力。
形意拳有单练、对练及器械练习,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十二洪捶、龙虎斗、五行相生、杂式捶等。对练有五行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等。器械有三才剑、行步六剑、五行剑、连环剑、十二形剑、三合刀、三才刀、六合刀、连环棍、六合枪、连环枪、凤翅镗等。
猴拳 (图266)中华拳术之 一。猴拳是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形态,结合武术的技击方法形成的一种拳术。早在西汉时就有了模仿猴子的猴舞、猴拳。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上就有“沐猴”图像。明代传有猴拳三十六路。
猴拳在演练时常带有情节:如猴子出洞、窥视、攀登、蹬技、摘桃、争斗、蹲坐、惊窜、入洞、藏桃、吃桃等。猴拳外形逼真,如眼睛上下左右转动、左顾右盼、缩脖、耸肩、圆背、束身、弯肘、垂腕、曲膝、提踵等。
猴拳手法多用抓、采、刁、扣、切、甩,步法多用脚尖点地,脚跟提起走动,还有跳步、跃步、交叉步,腿法以蹬、踹、弹、缠为主。猴拳特点为身灵步活、灵敏多变、攻防快捷,有的还吸收了跌、仆、滚、翻等动作。器械练习以猴棍最为典型。
鹰爪拳 中华象形类拳术之一。又叫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鹰爪连拳。是以鹰的身形、爪型结合武术技击而形成的拳法。起源 于河北雄县,创始人陈子正(? ~1933)。陈在翻子拳、岳氏散手擒拿法的基础上,融合鹰的爪型、身型和鹰翼翻旋的动作,创编成鹰爪拳。此拳刚暴凶狠,快速连贯,出手崩打,回手抓拿,搏斗中抓拿对方手腕、间隙处及穴位要害。拳谚云:“沾衣号脉,分筋错骨,点穴闭气”。鹰爪拳手型以鹰爪为主,手指2、3关节勾屈,手掌平整。手法有抓、掐、拿、冲、翻、崩、靠。步法以跟步、前跨、后跃为主,现代鹰爪拳,融入了腾空外摆、旋子、坐盘翻转、扣腿盘旋等动作,又配以“雄鹰展翅”、“雄鹰捕食”等象形动作,更增强了鹰爪拳的难度和艺术性。其传统套路有鹰爪拳、罗汉拳、十二路行拳、八面追、八步追、五十路连环拳等。
蛇拳 中华象形类拳之一。蛇拳以蛇的形象运动结合武术攻防技击编成的拳术,蛇拳动作以柔为主,刚柔相济,肢体松柔,步活而桩实。其手型主要有二,一形似蛇头,名蛇形掌,二形似蛇舌,名蛇信指。手法有穿、钻、插、劈、压、摆等。拳法有崩、钻、按、冲、劈、横、劈、勾。步型多用仆步、坐盘、跪步、半马步、丁步、麒麟步。步法灵活多转绕。实战时要求身颤步转,应巧柔还,并常以呵、哈、丝声助势。主要套路有神蛇炼月、金蛇陆起、白蛇吐信、玄蛇盘石、角蛇走尾、腾蛇行雾、毒蛇喷沫、风蛇绕树等。
蛇拳种类甚多,形意拳有以蛇形为动作的套路,少林拳有以蛇形为主的蛇拳,南拳有以蛇形掌为主的蛇形掌。今广东、浙江、福建、四川、台湾、香港均有蛇拳流传。
螳螂拳 中华象形类拳术之一。分北派螳螂与南派螳螂。北派螳螂据传为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所创,王从螳螂捕蝉观察到其用前臂捕斗的技巧,而创造了螳螂拳,其手法为勾、搂、采、挂、刁、缠、劈、滑。其动作要求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变三招,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变化莫测,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并特别强调:象形取意,重在取意;刚柔并重,强刚极柔,处处带有弹性;长短兼备,上 下交替,内外相接,保持完整态势;强调稳健灵活,活中求快,还强调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螳螂拳主要流派有:
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以“七星步”为基本架势,基本功包括腰、腿、肩功、站桩、拍打功,套路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螳螂九转十八跌、白猿出洞、拆手拍按等,折练有踢打沙袋、碰桩、排练周身十二捶、散打等。
梅花螳螂拳又名太极螳螂。其鱼鳞步灵活变化,恰似朵朵梅花。讲究顺劲、巧劲、柔劲。套路有翻车、蹦步、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传技、摘要等。
六合螳螂拳又名马猴螳螂。与前两种差异甚大,动作、劲法更倾向于柔,注重内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与外三合(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的要领,强调以意变引导形变。套路有短锤,双封、铁刺、仙手奔等。
南派螳螂又名周家螳螂。清广东人周亚南所创,其技术、理论均与南拳十分相似,而与北派螳螂完全不同。
醉拳 中华象形类拳术之一。醉拳突出表现醉形醉态结合攻防技击组成套路。相传起源于明末,清代即有醉八仙流传。醉拳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跌撞撞,形态无规无矩中,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暗藏杀机。醉拳技法讲求眼、手、身、腿、步的配合,以看、见、藐、瞟、痴等眼法更显示出醉态,迷惑对手。在如狂似颠的醉态中,伺机以点、盖、劈、插、刁、拿、采、扣手法突袭对手,贴身时以撞、挤、靠、压、挨等身法。步法好似乱无章法,实则有定数,有提步、碎步、盖步、撤步、碾步、击步、人字步、梅花步等。配合身形,声东击西,出其不意,以勾、挂、盘、缠、剪、提、蹬、弹等腿法出击。传统醉拳套路有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等。
擒拿 (图267)中华拳术之一。其特点是针对人体各关节、穴道和要害部位的弱点,采用各种徒手格斗的方法,使对手产生剧痛或失去反抗能力而束手就擒的技术。擒拿术历史悠久,在《春秋公羊传》《汉书·娄敬传》中已有记载。擒拿手法甚多,常用的有拿、缠、背、卷、压、展、蹬、抱、转、锁、分、抓、推、搬、枢、托、点等17种。素有七十二拿之说,其中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如夺目、锁喉、撑颚、端耳、扣腮、掐肩、挖海、别肩、送肩、托肘、卷肘、掐肘、别肘、缠腕、切腕、压腕、扣腕、扣脚、挑踢、按腿、跪腿等。穴法有死穴、晕穴、哑门穴等。擒拿有单势,也有对练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