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人龙》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人龙

【出典】 《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宋纤传》:“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人也。少有远操,沉靖不与世交,隐居于酒泉南山。明究经纬,弟子受业三千余人。不应州郡辟命,惟与阴颙、齐好友善。张祚时,太守杨宣画其像于阁上,出入视之,作颂曰:‘为枕何石?为漱何流?身不可见,名不可求。’酒泉太守马岌,高尚之士也,具威仪,鸣铙鼓,造焉。纤高楼重阁,距而不见。岌叹曰:‘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铭诗于石壁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

【释义】 晋代隐士宋纤有高名,酒泉太守马岌造访,不得见,将他比作人中龙。宋词中常用以比喻杰出的人士。

【例句】 ①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王以宁《满庭芳·邓州席上》1063)这里用本典称美宴席主人尊贤爱士。②须信斯人为世瑞,非人龙、定是文中虎。(伍梅城《贺新郎·贺李簿生孙》3573)这里用本典称赞李氏之孙将是个杰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