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忘忧芳草》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忘忧芳草

【出典】 《文选》卷五三三国魏·嵇叔夜(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萱草,一名紫萱,又呼为忘忧草。”参见“北堂萱”条。

【释义】 古人认为,萱草可令人忘记忧愁,称它为忘忧草。诗词中常借以咏愁怀。

【例句】 ①谩道草忘忧,也徒将、酒解闲愁。正江南春尽,行人千里,蘋满汀洲。(李甲《过秦楼》[卖酒炉边]490)这里用本典为衬托,表现离愁浓重,难以解脱。②可待合欢翠被,不见忘忧芳草。(贺铸《定情曲》[沈水浓熏]526)这里反用本典表现热恋之中的词中人欢快无忧。③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贺铸《御街行》[松门石路秋风扫]532)这里说忘忧草也难以帮助自己忘却失去美人的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