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拟喻托兴《奇宕》原文|注释|赏析

拟喻托兴《奇宕》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扶风歌》方叙东奔,忽著“东方日出”二语,奇宕入妙。此等乃真太白独长。(毛先舒《诗辩坻》卷三)

【诗例】

扶风豪士歌



李白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解析】

诗法尚变,“笔之所以妙者,惟在熟于开合”。“开”,即“宕”,宕开笔致,翻出新意。“奇宕”是说用突兀之笔,作宕开之势,看似未作翻空之意,而忽然新意突现,豁人眼目,用笔有“荡迹不测”之妙。

李白向有诗仙之称。贺裳说他“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粃六合之意。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载酒园诗话》)太白诗风雄奇俊逸,而时作奇宕之笔,正是其飘逸诗风的特殊姿质。

《扶风豪士歌》是李白安史之乱中避乱东南时作。诗中描写了洛阳被叛军占领后的悲惨景象,又写自己东奔吴地避难,受到扶风豪士的盛情款待,并表达了自己感激图报的心情。全诗激情洋溢,豪气纵横。而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前后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奇宕入妙”。诗篇开始以描述笔调写洛阳城中的战乱景象:天昏人怨,血流成河,白骨如麻,读来凄惨可怖,令人触目惊心。然后诗人叙述自己为避乱而东奔吴地,并深感浮云四塞,道路遥远,充满骚屑不安的情味。正这样描述着京国离乱,道路艰阻的情景,诗人却突然宕开笔势,奇特地接以景物描写:“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于是,将乱离凶险之景立刻打住,一派南国暮春清晨丽景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逸情绮思,清词丽句,使诗篇由乱离之景,突入太平妙境,写出“东土太平自若”的美好景象,以奇宕之笔,翻空出奇,妙境独造,令人耳目一新。使诗篇在雄豪之外又添绮丽之色,在奔放之中又见俊逸之风,跌宕多姿,富有奇韵。

本诗的奇宕所以佳妙,还有两点应该提到。一是诗思飘然而来,倏忽而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多用奇宕,写得惝恍迷离,色相缤纷,令人称奇叫绝。但它是游仙体,便于诗人自由地驰骋想象。而《扶风豪士歌》全诗写实,次序井然,此二句却来去无迹,逸宕流美,似信手拈来,而能新颖奇妙,实为神来之笔。二是词采清丽又闲雅超妙。诗句形象,描绘如画,又景中融情。虽短短两句,却使人可观可闻,只觉风光无限。诗句又对偶整齐,节奏明快,音节响亮,实在是流畅、自然,又佳趣无穷。

奇宕在表现形式上是一种灵活的章法,而实际是诗人新奇超旷的思致在结构中的体现。它的审美特征是奇,但比起一般的奇词奇句奇境,它都更有奇特的韵致,非常人能用,所以毛先舒说“此等乃真太白独长”,而人们称赞太白诗也确实不离此端。如“神识超迈,不可羁勒”,“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这些都出于思致、笔致的奇逸、俊发,都是奇与神、妙的结合。奇宕具有神奇超逸之美,它会使诗篇的气势、结构、意韵都获得奇致,“突兀则气势壮,翻腾则波澜阔,逸宕则神韵远。”所以,那些豪宕奇逸之作,往往被称为“仙品”。

唐代诗人中最善用奇宕之法的是李白、李贺、李商隐,另有诗风也偏于浪漫的岑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大家熟知,其中 “忽如”两句是古今传诵的佳句。对这两句,人们多就想象丰富、比喻新颖称许它的新奇。这自然不错,但若深一步探究,它更表现为思致、笔势的奇逸,堪称“奇宕入妙”。诗人本写西域胡天的奇寒,可突然奇情逸发,笔势一宕,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塞外严寒的冬景,写成江南风吹梨花的美丽春景,从而把苦寒情调一荡而光,写出了塞北雪景的壮丽瑰奇,正如《昭昧詹言》所评: “ ‘忽如’ 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再如李商隐的咏史绝句《南朝》,小诗先写南朝旧都金陵山川险固,王气灵验,似乎在此帝王之业可永世不衰。接下,笔势突然宕开:“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用宫帏趣事巧妙地指出天险地险,王气之灵,均不足恃,南朝各代都不免于转瞬而亡。诗意翻空出奇,兴亡系人不系天的主题宛然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