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中联折句》原文|注释|赏析

修辞用韵《中联折句》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上二,日暮之事。三四,思故乡也。五六,日暮之景。末二,感衰年也。本是“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却用颠倒出之,觉声谐而句警。(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

【诗例】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解析】

“折句”,就是打破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法顺序,使诗句在语序上有一种开合变化的错综之美。在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诗人们愈来愈重视这种句法的艺术。尤其在律诗中,由于要求字面的对仗和声律的和谐,因而在整体形式上显得严谨有序,法度森严。但过于工整则流于平庸板滞,失去自然天趣,因此诗人们有意以折句的方法,使格律诗在整齐中有变化,在规矩中求自由。

杜甫的《日暮》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基本上是顺下句法。如果颈联句法无变化,则失之于板滞。因此,诗人将“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写作“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折句的审美意义在于:其一,使声律相协,合乎五律规范;其二,颈联的错综变化句法与其他三联的顺下句法构成整齐中有变化的特点,无平板之弊而有灵动之妙; 其三,“石泉流暗壁”将 “石”、“泉”两意象置于句首,“草露滴秋根”将“草”、“露”两意象置于句首,四意象放在显要位置,先入为主,给人以鲜明印象。而“暗壁”既照应首句“牛羊下来久”,说明时入暗夜,也与尾联的“灯明”相呼应,同时,杜甫此时寓居夔州,国家残破,命运多蹇,心绪黯然,故情感与“暗壁”同构对应,说成“石壁”决无此效果。“秋根”亦胜于“草根”,即更突出草木已近衰枯,与诗人的老迈同构对应。所以仇兆鳌才说这两句“声谐而句警”。这类折句不是诗人玩弄技巧,也不是牵就声律。有人批评杜诗这类句子为“不成句”,《而庵诗话》驳曰: “其不成句处,正是其得意处也”。这是极有眼光的。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说,杜诗对于诗句的因果与文法之颠倒与破坏,是“含有反省与自觉意味的革新”。如《秋兴》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如果按逻辑句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么就成为平铺直叙、极浅薄现实的一件情事,叶先生说杜甫之意不在写实,而写回忆中的渼陂风物之美,“香稻”、“碧梧”两意象状往年长安丰美安适之景,含作者一片怀乡忆恋之情,而“啄余鹦鹉粒”、“栖老凤凰枝”则是进一步渲染“香稻”之丰,“碧梧”之美,因而这种折句“是一种极为高妙的表现手法”。参看杜诗,晚年之作折句尤多,这正是杜甫创作艺术走向更高一层境界的表现,这对于现代诗歌创作亦有借鉴意义。诗不同于散文,它是对逻辑思维的背叛。魏庆之《诗人玉屑》谈句法,认为“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杜甫晚年诗作的句法,极富开阖变化,仅举一个方面的例子,范晞文《对床夜语》云: “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字来。如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他如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苈长’,‘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若‘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益壮而险矣。”

诗句的错综之法古已有之,《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本应在篇首,却置于末句之间。汉魏六朝的篇什,也有不少错综之句。但直到唐代才更为自觉,尤以杜甫最为著力。宋人学杜,也多从句法上下功夫。《诗人玉屑》举折句例:“六一居士诗云: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俗谓之折句。卢赞元雪诗云: ‘想行客过梅桥滑,免老农忧麦垅干’。效此格也。余亦尝云: ‘鹦鹉杯且酌清浊,麒麟阁懒画丹青’。”黄庭坚尤重锻炼句法、字法,“不知临水语,能得几回来”(《竹下把酒》),不止本句倒装,而且跨句倒装。元好问《鹧鸪天》:“新生黄雀君休笑,占了春光却被他”,也是新奇隽永,别开生面的折句,为后人称道。所以,句法之学,读与作诗者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