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器成晚》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大器成晚

【出典】 《老子》第四十一章:“古人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韩非子》卷七《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早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后林……至鼎辅。”

【释义】 《老子》有“大器晚成”语,谓贵重的器物制成最晚。韩非用楚庄王政绩晚成解释此语。三国魏人崔琰用此语说明崔林功名晚就。宋词中沿用为典。

【例句】 ①骥枥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1845)这里用本典说明宇文氏将获大用。②谁识晚成大器,信道古来然。(无名氏《水调歌头·寿平交五十》3782)这里用本典称赞寿主壮年成就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