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墟志感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又名《过墟志》、《天合奇缘》、《孀姝殊遇》。两卷。墅史野叟撰,其真实姓名待考。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咸丰七年(1857)《天合奇缘》本;清光绪《虞阳说苑》甲编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申报馆丛书》本;清宣统国学扶轮社刊《香艳丛书》本。1991年上海书店《香艳丛书》影印1913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和记排印本。
虞山刘氏,世代以儒为业,到明末家道已渐中落,但仍是当地的名门大户。刘家有个闻名一乡的美女叫三秀,传说她出生时母亲梦见紫气绕室。六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教她读书,过目不忘,提笔作楷,秀逸独绝。及笄后国色天姿,娇艳惊人。后父亲也去世,只有两个哥哥,守着祖上传下的田庐。大哥名赓虞,中过秀才,品行修饰,人称刘伯;二哥名肇周,狡黠嗜利,不务恒业,人称刘仲。
同里有豪富黄亮功,为人阴柔,卑吝悭刻,用一钱沉吟良久。乘明季水旱频仍,物价腾贵,囤盈粜虚,积资巨万。年过二十方打算娶一个有钱的寡妇,父劝说:“乡里请婚的人很多,何必找一个寡妇呢?”亮功答道:“我以车往,彼以贿迁,寡妇又有什么害处呢。”遂娶焉,家益富。不久,其妻病亡。黄素闻三秀聪明美貌,就拉郁某做媒人,要娶三秀。郁和刘仲商量,仲说:“我哥哥迂阔,你和他说肯定没用,如果给我四十金,我帮助曲成这件事。”拿到钱,刘仲对刘伯提起此事,并劝刘伯道:“你不记得母亲死前说过的话吗?一定要将妹妹嫁到比我家富裕的家庭里去。”刘伯儒生本色难改,拒绝说:“彼之先奴也,背主易姓,衣冠士未尝与之交接。我怎能将妹妹嫁给他呢?”
恰巧刘伯幕游山左,民间讹传皇帝要强召美女入宫,传说三秀亦在册。刘伯写信回家,让刘仲不要轻信谣言。刘仲虽得兄信,但不理会,图黄家富贵,趁机将三秀嫁与黄家为续弦;并回信假意说事出仓促,不得不然。生米煮成熟饭,刘伯也没办法。由于三秀才敏心细,嫁到黄家后,偶尔为亮功筹划,无不成功,不久亮功便奉之若神明。三秀即庸奴其夫,亦不敢违颜色。一家上下更是唯命是从。
逾一年生一女名珍珍,爱如掌上明珠,张媪即珍珍乳母。珍珍长大后,就学无伴,三秀希望大哥能将儿子送来伴学,刘伯不同意。刘仲却很高兴地将儿子七舍送过来。七舍在黄家大闹特闹,强说三秀已将珍珍许配给了他。不得已,三秀将他赶
清光绪《虞阳说苑》甲编本
《过墟志感》正文书影
清光绪《虞阳说苑》甲编本
《过墟志感》正文书影
出家门。珍珍成人后,由三秀做主,嫁与钱塘读书人钱坤。亮功年六十余,猝亡。时满人入关,挥兵江南。明将李成栋降清,转为前趋,所过城邑,洗劫一空。心怀旧恨的七舍劝李抢掠黄家的财货、妇女。三秀虽有先见之明,将财产转移,自己却未能幸免。被掠到清营,张媪从之。女婿钱坤四处寻之不得。清王府总管妪为满人,将三秀等四人选中,带入掖庭。三秀哭诉,求自杀,以挂念爱女而不遽死。
三秀虽年过三十,仍素艳出众。王妃死,三秀穿素衣随众出殡,清王见之,神魂飞越,赏赐丰厚,令与珍珍及兄弟通消息。刘伯回书劝守,刘仲毁之,托名刘伯回书,劝三秀顺从清王,享受荣华富贵。王妃死后,清王尚无贝勒,群姬中无宠幸者,王独注目于三秀。三秀却不像诸姬那样臣服。无奈,遣总管妪问张媪三秀不屈之故。媪答道:“三秀居家喜南面坐,诸婢仆屏息听指挥唯谨,现在大王一下子要她卑躬屈膝,辱充下陈,她当然要宁死不屈了。”于是清王赐给三秀一品命服,张媪亦苦劝:“尊礼至此,宜若顺从,若不然,恐有害于家人。”三秀遂委身清王,后生一子,封为王妃。
三秀富贵后,不忘女儿,设法让女婿获得功名,并接到身边,共享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