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花传》介绍|赏析

红白花传

明代文言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明末。

现仅存朝鲜光武二年(1898)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大明成化年间,河南洛阳县聚星村荀景华与桂冬荣,同为文人,又系连襟。桂夫人生一男,取名一枝;荀夫人生一女,取名织素。时不多久,桂夫人生病而亡,一枝就由荀夫人喂养。一枝、织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再加上都长得秀美聪敏,深得荀公夫妇钟爱。到了启蒙年纪,就跟桂冬荣习学文章。桂冬荣虽有才情,但仕途不佳,一举不成,羞于再试。而荀景华却春风得意,官运亨通。那一双子女自随桂冬荣后,从早到晚,同进同出,不但文才渐进,而且感情日深。荀夫人在织素十岁时,一病不起,去世前,嘱咐荀公:待一枝、织素长大成人,即将他们结成夫妇。荀公含泪答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织素、一枝已十一、二岁,正好是桂冬荣花甲之期。荀公要小辈送礼祝贺,师生老少,赏花喝酒,其乐融融。其间有两株红白牡丹正竞相吐艳,桂公即以红白牡丹为题,以“春光”二字为韵,要一枝、织素各写一七绝。片刻时间,都已挥就。桂公见二人才华横溢,大喜过望。一枝、织素相互观赏对方诗作,也赞叹有加,更相爱相敬,难怪桂公席间醉言:“二人乃天生一对也!”家中上下也都把一枝当作未过门的姑爷。唯有荀景华嫌弃桂家贫寒,心里不满意。恰有当朝丞相之子吕邦产,得知织素貌美,就先后请一些有身份的人前来求婚。荀景华心里既惧怕相国的权势,又羡慕侯府的荣华,想答应婚事。无奈,织素不同意,宁愿将来受苦,也不肯违背誓约。一枝得悉这个消息,感愤交集,差一点病倒。就在此时,浙江督府魏尚书邀桂冬荣当参谋,冬荣遂带一枝同往。临行前,一枝与织素告别,织素重申“誓不负芙蓉轩一片明月”。而一枝随父到浙江后,有罗公者,见一枝有才,想将侄女许配给他,一枝也未答应,心中除了织素,无有他人。

不久,荀公入京,升任兵部侍郎,总摄戎务。因年老,命织素与庶母进京。织素因路途劳累而生病,来到一女观修养,见观中有仕女画一幅。画中女子,乃薛姓小姐,为梁王外孙女。织素在观中修养了几日,病体好转,告别女冠,乘船进京。中途,忽然接到父亲来信,说由于边界战事失利,被打入天牢,亏吕丞相大力相救,得以赦罪,远赴边塞从军。关于吕家求亲之事已经答应,接信后即回家与吕子成亲。织素得信,思虑万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想起女观中仕女画中人,想以薛女代之。于是假称生病,暂居在开封原旧婢兰芝家。此时,郡主遵夫命,以“翠香阁”命题,为薛小姐选择佳婿。织素知悉后,就假桂一枝之名进呈作文。郡主见文章可圈可点,十分欢喜,吩咐接见一枝。织素无奈,只得男装进见。郡主见后,又亲试其才,相当满意。于是行聘、结婚,两个雌鸯鸳就在这热闹喜庆的氛围中进了洞房。面对这尴尬局面,织素只好以没有得到父命成亲为由,不与小姐同床共枕,但又往往在暗处独自感叹,小姐颇为纳闷。织素为防事情泄露,假说会试期近,告辞众人,往京中赶考。于是留下两封书信,托兰芝将来转交郡主后,回到了老家。吕相之子即差人前来商议迎娶之事。织素即以父亲罪名没有昭雪,坚决推辞。

一枝在浙,勤奋攻读,不久高中乡试头名。进京后,试毕三场,金榜题名,又中探花,心里非常高兴。郡主派来的老仆发现这个一枝并非自家姑爷,连忙回去报告郡主,郡主即召兰芝询问,兰芝进呈织素所留书信。至此,恍然大悟。薛小姐为织素深情所感,专程进京请大姨妈入宫,为贵妃之女与吕相之子说媒,替织素解围。桂冬荣在军中立下不小功劳,后报捷班师,圣上大悦,论功行赏。吕丞相又奏荀景华在边塞的勋劳,使荀公得以回朝复官。荀公拜谢吕相两次相救之恩。一天,荀公邀桂家父子来府叙谈,正好织素信到。看后,才知织素已为一枝聘下薛小姐。面对如此贤淑才女,桂冬荣只能感慨敬佩;荀景华只好感叹惆怅;而一枝只有感动滴泪。

不久,天子下旨,招吕相之子为驸马。薛小姐与织素同事桂一枝,夫妇三人相爱如初,相敬如宾。一枝在弘治皇帝手下,官拜吏部尚书。及正德皇帝即位,桂冬荣、荀景华均以天年告终,一枝亦谢官还乡。其间,荀夫人生一子一女,薛夫人生二子。子、婿仕途经济均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