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集》介绍|赏析

花影集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作者陶辅(1441—?),字廷弼,号夕川、安理斋、海萍道人,凤阳人。成书于明成化、弘治年间。

现仅存明万历十四年(1586)崔岂立重刊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1995年吉林大学出版社“明清稀见珍本小说名著丛书”、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崔岂立重刊本。

明万历十四年(1586)崔岂立重刊本《花影集》正文书影

此书作者陶廷弼出身官宦之家,祖先以军功封大同伯。他荫袭了应天卫指挥之职,虽身居武职,却爱好文学。张孟(敬)在《花影集序》中说他:“薄武艺而不事,专志于经史翰墨间……又不苟合于时,即丐恩休致。寻山玩水,以豁其趣。操觚染翰,以肆其博。尚友古人,乐观时变,以极其情。”此公是个怪人,有官不做,偏去舞弄笔墨,当然难与世俗相苟合。他非常欣赏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馀话》、赵辅之《效颦集》等传奇小说,就自己动笔,“较三家得失之端,约繁补略”。而写成此书,借以寓意述怀,嘲弄风月。不少作品实为作者“夫子自道”,借书中人物之事、之言来发表议论,并且倾向鲜明,个性独具。用散文体写小说,也别具一格。首篇《退逸子传》中,主角鲍道的性格、为人即作者自述。《梦梦翁录》写了一个“于人不欺,于物不忤”,“富贵不求,贫贱不忧,人尊不喜,人欺不怨”的有道君子。这正是作者为人处世的标准。《闲评清会录》用书生闲评之口与鬼神进行了一场辩论,宣扬“祖宗积善子孙昌,祖宗积恶子孙殃”的劝人为善之论。《丐叟歌诗》以一丐叟与一道人唱诗歌的形式来讨论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最后由茶店主人“茶叟”出来做总评,否定“一饮一啄,皆因前定”,再论述“气运合变,实系乎人”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行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末篇《晚趣西园记》用夕川翁的五言逐韵三十律,抒发自己超凡脱俗,休致林泉,幽雅自适的情怀。

书中故事性强的作品不多。《刘方三义传》、《心坚金石传》、《节义传》三篇堪称佳作,后被收入何大抡本《燕居笔记》。又《刘方三义传》被改写成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刘小官雌雄兄弟》;《心坚金石传》也被后人扩写为传奇《霞笺记》及剧本,把悲剧改为大团圆的喜剧。作者从不同角度歌颂了男女间真挚的爱情,流传甚广。此外,还有《东丘侯传》、《翟吉翟善歌》、《华山采药记》、《邮亭午梦》、《贾生代判录》等篇尚可一读。

刘方三义传

明代宣德初,河西蒙村有一刘老,号称刘长者,临河边开设酒肆为业。夫妇俱已六旬,却无子嗣。有京卫老军姓方,携一子,年十二三岁,投宿刘店。及晚,方突发中风之疾,遂不起。其子痛哭,愿卖身葬父,以尽孝道。刘老夫妇怜之,代葬老军,收其为义子,取名刘方。父慈子孝,勤业家事。是年秋,河上沉没一游船,死溺众多,得生者仅十数人。中有一少年,气息将绝,仍手持一竹箱不放。旁一少妇扶抱哭泣不已。原来他夫妇俩奉父母的骨骸返乡,不幸遭此大难。刘方怜其与自己命运相同,禀明刘老,将二人带回家中,将息调养,夫妇俱得活。少年姓刘名奇,山东人,两年前随父进京赴考,父母染时疫死。其妻已有孕六月,遭此惊吓,胎堕,不数日亦死。刘奇伤愈,刘老赠银赠驴,令他驮双亲骨骸回乡。奇去数月又回,因家乡遭黄河泛滥,家已无存。愿拜刘老为父,以报救命之恩。于是,刘老夫妇又得一子,一家欢聚。几年后,刘老夫妇相继亡故,二子备尽人子之情。兄弟勤业,生计日旺,不数年,富甲一方。奇欲为弟娶妇,方百计推诿不就。日久,方始露女扮男装之隐。二人情深,遂结良缘。

东丘侯传

东丘侯,姓花名云,字时泽。濠州怀远人。祖先乃宋朝宦族,从祖父开始农隐不仕。父亲读书好礼,教书为业。无故被凶豪刘三打死,当时侯仅三岁。其母告于官府,官不为理。侯年十三,母死,居丧送葬,礼如成人,乡里称重。侯以复父仇为志,但刘三势大,不能犯,唯日夜泣告天地。侯年十八,夜梦神人授一铁简,长三寸许,命食之,当有神力。侯跪而嚼食之,齿痛连日,果生神力。远近闻名,称花神力。乃夜入刘衙,捽刘三而出,设父之灵位,亲剖刘三之心以祭之。父仇已报,投大明徐元帅帐下效力,英勇善战,攻城掠地,屡建奇功,封安远大将军,镇守太平。陈友谅大军兵临城下,侯坚守之。终因弹尽粮绝,城破,侯断臂遭擒,骂贼而死。部下将士千余人,皆战死,无一投降者。侯夫人郜氏,从容祭告家庙毕,投井死。家人或溺或缢,从死者数十人。妾孙氏不死,为东丘侯抚孤,而存花氏宗祧。

节义传

明宣德初,鼓楼街有一个陈挥使,名安。妻郝氏,夫妻相敬如宾,年已三十,无子嗣。奉养父母,以孝闻名。陈身居营伍,差使十分辛苦。忽然得了重病,药石无效,自知病已不起,只是忧虑妻子出身名门,性情贞洁刚烈,一旦自己死去,她必定杀身成节,则父母就无所依托。郝氏知道他的心思,意志坚定地说:“君存与存,君亡与亡,岂肯偷生世间。”陈再三相劝不允,但相对哭泣而已。陈有好友王生,尚未娶妻,陈欲让郝氏待自己死后赘他为夫,以代自己奉养父母,可使妻子亡夫而有夫,父母丧子而有子,并将此意告之父母亲友。陈安死后,王生另荐一陈姓之友准备入赘,因为王生不愿坏叔嫂之名分,乱朋友之人伦。但郝氏死志已坚,夫死,祭毕,待灵柩入圹之时,竟投身入圹,伏刃而死。众人不得已,重新开棺,依尸同葬。陈安的父母怆惶无措,只求速死,随儿子而去。王生至此地步,乃扶二老泣曰:“父母之养不可缺,其责在我。”遂移居陈宅,侍亲承服,如亲子状。上诉于官,称郝氏之节,致蒙旌表。三年服满,才娶妻成婚。夫妻克尽孝养,奉陈父母终老。

心坚金石传

元朝至正年间,松江书生李彦直与邻女张丽容相恋,李家乃书香门第,而张女乃是一个官妓,李父不肯允婚。拖了一年,李彦直学业荒废,如痴如醉,张丽容日益憔悴,誓不他适。李家父母疼爱儿子,不得已而托媒聘了张女。时本路参政阿鲁台任满还京,欲选有才有色的官妓二名献给当朝右丞相伯颜。张丽容被选中。李家爱子心切,千方百计,上下奔走,直至家产荡尽,竟不能免。张家母女被拘押登舟赴京。李生徒步追随,沿路号泣,历尽艰难。两个月后,他到达临清,力竭而死,被埋在路侧。张丽容闻讯,自缢于舟中。阿鲁台大怒,焚烧了她的尸体。火毕,其心依旧,舟人以足踏之,出一小人如指头大,金色,坚硬如石,形容与李彦直一般无二。阿鲁台益怒,又掘李生之尸焚之,其心也不变,同样出一小人,却是一个张丽容。阿鲁台见如此神奇,认作得了稀世珍宝,盛以锦匣,题曰“心坚金石之宝”,进京献上右相,以求宠幸。右相闻之亦喜,启匣视之,却乃败血一团,臭秽不可近。右相怒,置阿鲁台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