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瀑雨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溪山瀑雨图

现代·黄君璧作

纸本水墨

纵一一一厘米

横五三.五厘米

藏广州美术馆

黄君璧与张大千、溥心畬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生活在海外的中国画传统三大家。张大千曾亲切地称黄君璧为“君翁”,他是高龄画家,一直活到九十四岁(1991)。而这幅《溪山瀑雨图》,据题款作于辛巳(1941)年夏日,当时作者四十四岁,适值中年。画成时初未落款,后一位长者荔甫先生见而钟爱,遂题以赠之。

黄君璧祖籍广东海南,出生于广州,早年曾在广东与友人成立癸亥合作画社,因而有人误认为他也是岭南派。其实他后来大半生都离开了广东,而其画风与岭南派的“二高一陈”判然有别之处,在于他早年对于四王、吴恽、石谿、石涛、沈周等的传统技巧都下了扎实的师法功夫,然后再从写生之中求脱化,而他这种既注重于传统文脉,又有所创新的风格,在这幅《溪山瀑雨图》中是表现得相当鲜明的。

溪山瀑雨图

此图描绘在石骨嶙峋的大山之隅,泉瀑流注,巨石与松林相偎,山林间岚气腾溢缭绕,一派“空山新雨泉瀑喧”的景象。画家所采用的皴法,是传统所谓的叠糕皴(亦称折带皴),这在右边正中的巨石最能体现。那山石的皴纹,就好像大大小小的矩形的“糕”叠在一起,体积感非常丰厚,只是在“叠糕”的总体态势及笔墨的浓淡上,有意显出向左下方倾侧,也就是有意于平正之中略求不平。而左下方的坡陀,和右上方的山石,其皴法基本上也是叠糕皴而略有变化。画家处理这种变化,注意到了整体山峦的彼此呼应和虚实过渡,表现出了大山壮伟的气概。在这幅画中,山体显然是大块文章,而松、泉则是点睛之处。以用笔而论,山石相对显得较为悠然而疏缓,而松、泉则较为密集而急促。这种用笔的密与疏、急与缓的碰撞,尤其是作者那么顺势婉转流畅的画水用笔,几乎把泉水逼现出了喧闹声,再加上那冉冉升腾缭绕的云气的掩映,就更使画面显得生机勃勃了。

在这幅山水画中,山石松树的技法可见王蒙、沈周、石谿、渐江等的痕迹,但具体章法和笔意都显示了黄君璧的自我个性。尤其是他中年用笔已由圆劲的中锋变为偃仰自如的侧锋,能工能写,笔墨润渴兼施,并擅以冉冉蒸腾的岚气配置于山峦丛林间,这些作者日后的看家技法,都在此画中得到了尽致的表现。还应该指出的是,黄君璧后来的山水画以画云海和瀑布著称,而这种艺术表现特征,在他中年所作的这一幅画中,已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