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典故故事|滥竽充数释义

滥竽充数

【释义】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指没有本领的人装作有本领,次货充好货。

【出处】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典故】

战国时期,齐宣王喜好音乐,尤为喜欢听吹竽,所以宫中养着很多会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排场,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喜欢让三百个乐师合奏。这些乐师都得到了很丰厚的优待。

当时,有一个南郭先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听说齐宣王喜欢让几百个乐师一起吹竽,便对齐宣王说:“大王,我是一个很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即便是鸟兽听了,也会随之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跟着颤动。我愿意为大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没有验证一下他的本领,就直接把他安排在乐师的队伍中。

其实,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每次吹竽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中,学着其他乐师的样子,装模作样地吹奏。他模仿得极像,所以并没有人察觉。就这样,南郭先生在宫中生活了好几年,享受丰厚的待遇,过着舒服的生活。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即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却喜欢一个个地听,不喜欢乐师群奏。南郭先生得知后,心知自己的伎俩会被识破,吓得逃之夭夭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演变出“滥竽充数”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