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图报典故故事|感恩图报释义

感恩图报

【释义】

对别人的帮助心怀感激,并且想方设法地加以报答。

【出处】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典故】

春秋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想要带兵攻打郑国。郑国的君主郑定公说:“谁可以让伍子胥退兵,我一定会重重嘉奖他。”可惜朝中没有一个大臣有办法。几天后,有一个年轻的打渔郎对郑定公说:“我可以让伍子胥不攻打郑国。”郑定公听后,问道:“那你需要多少兵马?”打渔郎摆摆手说:“我只需要我的划船桨就可以了,兵马食物都不需要,我就可以让伍子胥带着军队返回吴国。”

之后,打渔郎跑到吴国的阵营去见伍子胥。

他一边唱歌一边敲着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听到后,又看到了打渔郎手里的船桨,便问道:“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看到我手中的船桨了吗?这是我父亲划船时用的桨,他还用这根桨救过你的命啊。”伍子胥听后说:“我想起来了!之前我逃难的时候,被一个渔人救过,我一直想要报答他。你竟然是他的儿子,你来这里做什么呢?”

打渔郎说:“当然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攻打郑国的事情了。我们的君主说:‘谁让伍将军退兵,谁就可以得重赏。’还希望伍将军看在我父亲曾经救过您的份上,不要再攻打郑国了。这样我也可以得到一些赏赐。”

伍子胥有些感慨道:“你的父亲救了我,我才有了今天的位置。我又怎敢忘掉他的恩惠呢?我会帮你的。”说完,伍子胥便退兵了。打渔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郑定公赏赐给他一百里地。郑国上下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非常高兴,并称打渔郎为“打渔的大夫”。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父亲的救命之恩,便依照打渔郎的请求撤兵,使得打渔郎得到了郑定公的赏赐,这就叫“感恩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