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囫囵吞枣》释义|出处|故事|用典|

囫囵吞枣

释义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不求理解,笼统地接受。

出处

宋·白王廷《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故事

有个自作聪明的书生,看书时总是高声朗读,从不动脑筋想书中的内容,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像吃水果,梨虽然对牙齿好,吃了却伤胃;大枣健胃,吃多了却会伤牙齿。”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这个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赶紧说道:“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嘛!吃梨时不要咽下果肉就不会伤胃,吃大枣时一口吞下就不会伤牙齿了!”桌上正好有盘大枣,他拿起一个就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阻才算作罢。

用典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