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浣纱人》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浣纱人

【出典】 南朝宋·孔灵符(旧题晋·孔烨)《会稽记》:“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又,“诸暨县北界有罗山,越时西施郑旦所居,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晒纱处,今名纻罗山。”(据《太平御览》卷四七引)

【释义】 传说春秋时越国美女曾于会稽苎罗山(一云土城山)浣纱。后因以“浣纱”为咏西施的典故。

【例句】 ①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仲殊《念奴娇》[水枫叶下]547)这里以“浣纱人”代指西施,虚引西施以映衬湖中荷花之美。②浣纱溪浅人何许,空对碧云凝暮。(仇远《桃园忆故人》[苎萝山下花藏路]3400)这里以“浣纱溪”拈出西施,抒发向慕之情。③闲寻旧迹,认溪头、浣纱碛。(曾允元《月下笛·次韵》3567)这里暗以西施比旧识女子,称美中流露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