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五更三老》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宋词典故·五更三老

【出典】 《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东汉·郑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颖达疏:“蔡邕以为更字为叟。叟,老称。又以三老为三人,五更为五人。非郑义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显宗即位,躬行其礼,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养三老五更于辟廱,威仪既盛美矣。”唐·颜师古注:“李奇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邓展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用大夫为五更,每常大行礼乃置。’师古曰:‘郑玄说云三老五更谓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蔡邕以为更当为叟。叟,老人之称也。’”

【释义】 五更三老即三老五更。汉代设三老五更之位,以示敬养老人。相传此制始于周代。诗词中常用作敬老、养老的典故。

【例句】 ①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刘克庄《念奴娇》[自填曲子]2606)作者此时年事已高,致仕家居,在词中引“五更三老”表现在家养老的情怀。②不论资望推排,也做五更三老。(刘克庄《水龙吟》[当年玉立清扬]2622)作者此时年过七十,退居乡里,提举明道宫,在词中用“五更三老”表现自己处于食禄养老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