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于鱼得计
【出典】 《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舜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唐·成玄英疏:“不慕羊肉之仁,故于蚁弃知也;不为羶行教物,故于羊弃意也;既遗仁义,合乎至道,不伤濡沫,相忘于江湖,故于鱼得计。”
【释义】 《庄子》有“于蚁弃知,于羊弃意,于鱼得计”语,用以说明“真人”超脱利害,顺任自然的胸怀。
【例句】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于羶,于蚁弃知;又说于羊弃意。甚虱焚于豕独忘之,却骤说于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辛弃疾《哨遍·赵昌父之祖季思学士,退居郑圃,有亭名鱼计……》1946)这里引《庄子》语,叙写作者由鱼计亭命名而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