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濯缨
【出典】 见“沧浪”条。
【释义】 孟子举孺子之歌,孔子之教,说明水清可以濯缨,水浊可以濯足。为尊为卑,视水之清浊。孔子以此为喻,勉励弟子要好自为之。宋词中常用“濯缨”典表现超尘脱俗的闲逸情趣。
【例句】 ①更喜濯缨处,门外一江清。(毛开《水调歌头·和人新堂》1360)这是赞美新堂外水清可以濯缨,也暗颂主人的超逸襟怀。②缨尘濯尽百神闲,飘然襟袖思轻举。(张抡《踏莎行》[一道飞泉]1416)这是说泉水很清,可以濯缨。引孺子之歌,使我们更能体会其意义。③踏遍青山,归来高卧,笑濯足沧浪。(葛郯《念奴娇·和人》1543)这是自言闲中游山,得林泉之乐。④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辛弃疾《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1876)这是赞泉水之清,可以濯发。因自己轻衫短帽,无缨可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