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夹竹桃》原文|赏析

夹竹桃这花是很普遍的,似乎我所到过的地方都看见过。

也和它生长地域的普遍一样,它普遍地得着人们的喜爱。在北方,像样一点的商店门口,都摆上这么两盆或四盆夹竹桃。从街的一头看过去,仿佛成了夹竹桃的林。而一般住户,只要那主人喜欢玩玩花草,也总离不了夹竹桃。

花呢,难看倒并不难看,不过要说怎么特别好,也不见得。颜色既不娇艳,又不幽雅;香味既不浓郁,也不淡远。然而竟有这么多人喜爱它。

我想这大概是由于和它的名字一样,既是竹又是桃的原故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和桃花是含有两种相反的象征意味的:竹子是高雅出尘,而桃花则未免近俗。这只要看中国的画儿里,高人雅士总是在竹林里弹琴长啸,而妓女俳优却大半在桃花下劝酒唱曲就可以知道的。夹竹桃之妙,就妙在此处。它把这绝不相侔的竹子的雅,和桃花的俗,给调和了起来,俗不伤雅,而雅中又有俗。雅人可以欣赏它的“竹”的那部份,而俗人又可以欣赏它的“桃”的那部份,不雅不俗的人,就可以欣赏它的全部。而这又是很合乎中庸之道的!

因此,无论是高人雅士,富商大贾,马褂遗少,西装青年,深闺名媛,马路小姐,都和夹竹桃成了知己。此所以商店门口必摆上几盆夹竹桃,而清代有个女诗人竟不惜劳心敝志地做了十六首律诗来歌颂它了。

说句老实话,以前我对夹竹桃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原因倒不是雅俗的问题,而是觉得它有点像伊索寓言里的蝙蝠,东倒西歪,没有一点骨气。

不过近来对它的观念却渐渐地改变了,这是看了一部《石头记评花》引起的。这书里面把平儿就比作夹竹桃,底下还注上一句《西厢》:“好教我左右做人难。”这一注,可真地注出了夹竹桃的心思,以前我对夹竹桃是只从某一点去看的,所以只觉得它可厌,其实要是从各方面去体贴它的苦衷,这花倒是很值得人同情的。

现在可也真地有点叫人“左右做人难”了,忽而提倡科学,忽而高呼读经;忽而主张语体,忽而推行文言。改革汉字,当年早有明文;临摹楷书,今朝复见校令。破除乡民迷信,社教化装宣传;超度将士阵亡,和尚袈裟拜忏。恍恍惚惚,孰是孰非;荡荡悠悠,谁从谁舍?呜呼——怎么办呢?

因此一见夹竹桃在迎风摇摆,就不免有“同是天涯”之感,而对它也就更加亲切起来。

现在我的案头正供着一瓶夹竹桃,浅红色的花朵,衬着娟娟的绿叶,在豆油灯光里微微地颤动着,默然相对了半天,乃作此文以哀之。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七日)

赏析古人作文,讲究“尺水兴波”。即在短小的篇幅里,将文章写得曲折跌宕,摇曳多姿。《哀夹竹桃》就是一个范例。

作品采取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传统手法,以夹竹桃的“既是竹又是桃”,比附“左右做人难”,讥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时势多舛,纲纪无常。作者对这个寓意的推出是颇见匠心的。文章先以闲适徐缓的笔调叙写夹竹桃如何普遍受人喜爱;既而状写夹竹桃“俗不伤雅,而雅中又有俗”的特征,遂将全文推向第一个高潮:“无论是高人雅士,富商大贾,马褂遗少,西装青年,深闺名媛,马路小姐,都和夹竹桃成了知己”。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以为作者要放开笔墨,写一篇“夹竹桃赞”或“夹竹桃赋”了。然而文章突然作转,说“我”以前对夹竹桃并没有什么好感,原因是它“东倒西歪,没有一点骨气”。既而再转,又说我们应该全面理解夹竹桃的“心思”和“苦衷”:它是“左右做人难”啊!文章像一幅长轴画卷,渐次舒展,到这里我们才窥见它的真正寓意。经过一番辗转腾挪,一波三折之后,将全文推向又一个高潮:时下“忽而提倡科学,忽而高呼读经;忽而主张语体,忽而推行文言。改革汉字,当年早有明文;临摹楷书,今朝复见校令。破除乡民迷信,社教化装宣传;超度将士阵亡,和尚袈裟拜忏。恍恍惚惚,孰是孰非;荡荡悠悠,谁从谁舍?呜呼——怎么办呢?”最后,文章乘势而下,很自然地推出一个“哀”字,千头万绪,九九归一,水到渠成,点破文题。作者如同一位高明的拳师,前边展示的各路招数固然使人称道不已,而这最后的一招,才令人拍案叫绝。

一篇千字短文,要写得跌宕曲折,除了在结构安排上要尽量多一些起伏变化,不要搞成“直头布袋”之外,还要从总体构思上讲究辩证法,讲究相反相成,即古人所说的“反类尊题”。苏轼的《秋阳赋》,欲赋秋阳之可喜,先说夏潦之可忧。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评论道:“文字有反类尊题者,子瞻《秋阳赋》先说夏潦之可忧,却说秋阳之可喜,绝妙!若出诸人手,则通篇秋阳,渐无余味矣。”丁易的《哀夹竹桃》也是这样:本欲哀之,却先颂之,反类尊题,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