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原文|赏析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遥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丈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丈夫亦醒。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1);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2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23),两股战战(24),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虞初新志》)

注释①会——适逢。②厅事——大厅,客厅。③施——安放。屏障,屏风、围幕之类。④抚尺——艺人表演时用的醒木。⑤少顷——一会儿。⑥欠伸——打呵欠和伸懒腰。⑦呓(yi)语——说梦话。⑧既而——不久。⑨乳——用作动词,喂奶。⑩呜之——轻声哼着哄他。⑾溺——同“尿”。⑿絮絮——唠唠叨叨。⒀毕备——全都具备。⒁侧目——指斜着眼互相看视。⒂齁(hou)——打呼噜。⒃作作索索——象声词,形容声音细碎。⒄意少舒——情绪稍显松弛。⒅俄而——一会儿。⒆间(jian)——间杂,夹杂。力拉,象声词,即劈里拍拉。⒇曳(ye)屋——拉倒房子(以灭火)。许许(huhu),象声词。(21)一端——一头,一宗。(22)名——用作动词,说出,说清楚。(23)奋——振起,抖动。奋袖,卷起衣袖。(24)战战——打哆嗦。

赏析此篇《口技》,本是林嗣环的一篇别具一格的诗序的主体部分。

此文之所以别具一格,一是由于它所叙口技人的“绝世技巧”确实令人大感兴趣;而更重要的则是,作者通过出色的正面描写,巧妙的侧面烘托,画龙点睛的叙中夹议,以及对表演场景的简炼的交代,把口技人的精彩表演极为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赏其技。

先看正面描写。作者的手法是,通过逼真、如实的记叙,极力强调口技人的表演富于强烈的生活气息,其拟音酷肖生活的本来面目。文中依口技人的表演顺序,记叙了他所摹拟的两种声响场景。前一个场景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夜眠情况。先叙深巷犬吠使一家人渐次由睡而醒,夫妇和大小儿发出种种声响,声音由远到近,由朦胧到清晰,由相继出现到“一齐凑发”。次叙一家大小又由醒而渐次入睡,众人由动而静,声音由显而微,造成夜深人定的宁静氛围,为下一个场景中表演进入高潮蓄势。后一个场景是紧随其后的一场深夜火警。这是口技表演最精彩也最紧张的部分,由“忽一人大呼‘火起’”振起,接写一家人大人呼小儿啼,再由一家扩展到百千家:百千人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百千求救声(作者一连用了五个“百千”);另又夹杂着火声、风声以及种种救火声。声响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简到繁,许多声响同时发生,口技者把一场突发的火灾真是摹拟得淋漓尽致。作者正是依据口技者的摹声,正面描写出他所表现的真切生活场景,才使人感到口技者观察生活的精细入微及其拟音本领的出神入化。

表演过程中不时插入听众的反映,以恰切的侧面烘托来显示口技者技艺的精湛,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长处。文中插写听众反映凡三处。当表演到一家人夜半醒来发出的声响“众妙毕备”时,写道:“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在这家人又由醒而睡、声音渐微时,便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而当表演火灾突发、场面极度紧张时,则曰:“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不同场景都是先正面描写所拟之声,后辅之以侧面烘托,写听众情绪、神态随着表演内容的转换而相应的起伏变化。口技人的表演足以移人之情,甚至以为自己也置身于火灾现场,惊吓得“几欲先走”,其技艺之高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全文中作者的议论仅有一处,而且是夹在叙事中顺笔带出。在写到火灾场景的各种声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时,作者不由得以赞叹语气写道:“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在绘声绘色的场景描写基础上,夹入这几句评论,这对于表现口技人的绝世技巧,无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在文章的一头一尾,前后两次以同样的文字,简炼交代表演时的演出场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样的交代也是别具匠心的。一方面,意在强调表演现场发出的一切声音全系出自表演者之口,并无任何辅助手段,足见其口技之精妙绝伦。另方面又使文章首尾呼应,不唯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而且还留下不尽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