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序》原文|赏析

〔明〕李瀚

书必符乎名教,君子有所取,而读者要非无益之言也。夫天下之事,万有不齐,而可以凭藉者理之正。事不一而理有定在,犹百川万折,必归于海。否则涉于荒唐缪悠,绝类离索,以盲聩人之耳目者,在所不取。

古今驰声于墨礼之场者,嘘英吐华,争相著作,浩渺连舻,策氏籍名,不可纪极,嗜博者亦必珍如拱璧,而把玩之不辍焉。文敏公洪景卢,博洽通儒,为宋学士出镇浙东,归自越府,谢绝外事,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参订品藻,论议雌黄,或加以辩证,或系以赞繇,天下事为寓以正理,殆将毕载。积廿余年,率皆成书,名曰“随笔”,谦言顺笔录之云尔。加以续笔、三笔、四笔,绝于五笔,莫非随之之意,总若千万言。比所作《夷坚志》、《支志》、《盘洲集》,踔有正趣。可劝戒、可喜可愕、可以广见闻、可以证讹谬、可以祛疑贰。其于世教,未尝无所裨补。予得而览之,大豁襟抱,洞归正理,如跻明堂,而胸中楼阁,四通八达也。

惜乎传之未广,不得人挟而家置。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①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弘治戊午冬十月既望,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沁水李瀚书。

(《容斋随笔》)

注释①李瀚的这篇序文介绍了《容斋随笔》的内容及其价值。他的介绍,事实上是对“随笔”的具体说明。②离索——“离群索居”的略语。这里指偏离“名教”。③墨礼之场——即翰墨、礼义之场,犹言文坛。④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与我其拱璧。”孔颖达疏:“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共抱之,故为大璧。”后以比喻极珍贵之物。⑤博洽——知识广博。⑥为宋学士出镇浙东——洪迈于宋孝宗时拜翰林学士,后又进为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曾出知赣州、建宁、婺州等地。⑦归自越府——洪迈晚年归乡里,从事著述。其故乡鄱阳属古越地,故称越府。⑧捃(jun)拾——拾取,收集。⑨历谶卜医——历法、谶(chen)纬(利用图谶预言吉凶)、占卜、医药。⑩赞繇(zhon)——称颂、赞美之词。(11)《夷坚志》、《支志》、《盘洲集》——《夷坚志》,取《列子》“夷坚闻(怪异)而志之”语以名书,内容多录怪异。书于十余年中陆续成书,凡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各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共四百二十卷。《支志》,即指支甲至支癸等。《盘洲集》,未详。(12)踔有正趣——富有纯正雅洁的情趣。踔(chuo),同“卓”,高远。(13)祛疑贰——消除疑惑与分歧。祛(qu),去除。(14)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止。”谓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15)弘治戊午——即公元1498年。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1488——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