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六州歌头》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编年】
夏承焘《宋词系》(《夏承焘集》第三册)系此词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作:“《朝野遗记》:‘安国在建康留守席上赋此,歌阕,魏公为罢席而入。’案《于湖集》附《宣城张氏信谱传》:张浚自蜀还朝,首荐安国。召赴行在,入对,痛陈国家委靡之弊,靖康以来和战不决之害。时浚欲请帝幸建康,以图进兵,复荐安国领建康守云云。考《宋史》,浚以绍兴三十一年判建康,兼行宫留守,隆兴元年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开府建康。又绍兴三十二年正月,金遣高忠建为报谕宋国使。二月,宋洪迈报聘。六月,宋罢两淮京湖三路招讨使。词云:‘干羽怀远’、‘冠盖驰骛’,当即作于此时。《于湖集》卷十八《题王朝英梅溪竹院》云:‘壬午岁,予自建康还宣城。’壬午,绍兴三十二年,时安国三十岁。《宋史》浚传:绍兴十年,金败盟,复取河南。浚治海舟千艘,为直制山东之计。隆兴初,浚与浩争守两淮,亦主用师淮堧,进舟山东,以为吴璘声援。词中‘长淮’、‘洙泗’诸句指此。谢尧仁序《于湖集》,称安国‘雄志远略,其欲扫开河洛之氛祲、荡洙泗之膻腥者,未尝一日而忘胸中。’其《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书》云:‘某生长淮甸,知虏之情,必不但已。日夜究心,思为之备,盖尝缕缕白之庙堂,至于十数。’总得乃安国父祁,尝为淮甸转运通判,谍知金人谋,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谕罢之。又祁兄邵使金被拘,十五年始还,以传钦宗语忤秦桧,佯狂坐非。见《宋史·秦桧传》及《齐东野语》。邵子孝曾,亦以奉使殁于金。见《宋史·张邵传》。”
又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卷一云:“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初五日高宗到建康府,张浚入对,诏浚仍旧兼行宫留守。二月六日,高宗又还临安,孝祥当即在此期间赴建康,在浚幕作客,所见所闻,不免令人失望,所以有一天在张浚宴席上写了这首著名的《六州歌头》。”但辛更儒《宛敏灏〈张孝祥词笺校〉辨正》(《文史》2000年第3辑,下同)却以为:“张浚却是在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到建康留守任上的,此词有‘征尘暗,霜风声,悄边声’及‘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诸语,谓岁将近也。此词当作于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底张浚开府之初,宛氏定为明年正月,时序不合。”
【汇评】
毛晋《于湖词跋》:于湖《歌头》诸曲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张安国在沿江帅幕。一日预宴,赋《六州歌头》云(略)。歌罢,魏公流涕而起,掩袂而入。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安国在建康留守魏公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愤淋漓,魏公为之罢饮而入。则其词之足以动人者也。
王弈清《历代词话》卷七:张孝祥《紫薇雅词》,汤衡称其平昔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却无一字无来处。一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读之,罢席而入。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于湖词》:(张孝祥)其诗文皆追摩苏轼,词亦骎骎乎近之。《朝野遗记》称其在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慨淋漓,主人为之罢席,可以想其气概矣。
刘熙载《艺概·词概》: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
张德瀛《词徵》卷五:张安国《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皆所谓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者。
冯煦《蒿庵论词》:于湖在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感愤淋漓,主人为之罢席。他若《水调歌头》之“雪洗虏尘静”一首,《木兰花慢》之“拥貔貅万骑”一首,《浣溪沙》之“霜日明霄”一首,率皆眷怀君国之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张孝祥《六州歌头》一阕,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惟“忠愤气填膺”一句,提明忠愤,转浅转显,转无余味。或亦耸当途之听,出于不得已耶?
【附录】
王之道《六州歌头》“和张安国舍人韵,呈进彦”: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观当日,清大憝,振大声。绩其凝。□□□□□□□□□□□□□□,复疆宇,洗膻腥。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宾雁宵鸣,梦初惊。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岁云暮,水腹壮,血花零。怅神京。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愿变夷用夏,荆狄是徵膺。补弊支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