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笑》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云仙笑》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又名 《云仙啸》,题 “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及身世不详。据作品知其为清初人,此外还有《惊梦啼》。本书作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 以前,书分五册,册演一故事,有清初刊本,近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排印本。

这部小说集没有才子佳人的俗套和神仙道化的离奇故事,而是直面现实,着重描写社会底层人生。笔下人物,多属社会中下层。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官府与百姓的尖锐矛盾,邪恶势力的横行,民众的反抗,科举的弊端等丰富的思想内容,肯定和歌颂了下层人民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人民的同情,具有较深刻的主题。

《裴节女完节全夫妇》是本书中最好的一篇,作品开头先引古诗《卖儿行》并叙述老媪卖子过程,老媪因夫病,欠负官税私债,“官卒打门相逼促”,“豪门索钱如索命”,被迫 “弃掷掌上珠”,“割此心头肉”,卖子抵债。重点描写了撕人心肺、催人泪下的母子难舍难分的情景,“真个字字酸鼻,令人不忍再读。”正文写一卖妻完纳钱粮的悲惨故事。士人李季侯遇了荒年,朝不谋夕,官府却毫不宽免地追比钱粮。他卖家伙,卖房子,物件卖尽,求贷无门,虽知县“怜斯文”对他放宽期限,却不能免征其赋。绝境中,他甚至要 “自尽,以免刑辱”,最后卖了恩爱、贤慧的发妻,才完纳了钱粮。其他篇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如《张昌伯厚德免奇冤》中的贫苦农民虞信之,为完纳钱粮,连家中的鸡都卖了充数,最后还被骗送了性命。但比较而言,还是本篇最为典型和深刻。入话的卖儿与正文的卖妻相辉映,卖妻者又是官府颇加 “青眼” 的斯文之辈,所遇知县还是较为通情达理的“贤明官长”,尚且造成如此恶果,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追比钱粮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官府与百姓的尖锐矛盾。作者还于篇末特别揭示说: “为民父母的不可不读”,更强化了这一点。表现了作者同情受苦受难的百姓,渴望 “四海九州同一春,无复鬻女卖男人” 的美好愿望。在明清小说中,能如本篇这样鲜明揭示官府与人民对立的,尚不多见。

有压迫便有反抗,《一碗饭报德胜千金》正面描写农民起义,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义军将士的高贵品质,描绘了起义军的作战情景。此篇可看作《裴节女完节全夫妇》的姊妹篇。故事背景虽为元末,但在封建社会中,有普遍意义。小说开篇就描写了农民起义的社会环境:元“顺帝无道,天下饥荒,水旱蝗疫,处处不免。”“百姓不是饿死,便是瘟死”,“十室九空”。接着,作品通过几个社会地位全不相同的人物走上起义道路的描写,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官府逼迫的客观现实。穷秀才曾珙只是因为“在家免不得饿死”,才不得已做了刘福通起义军的参谋。官为江西省平章事的富宦黄通理,设饭救济饥民,却被诬为“假托济饥,买服民心,图谋不轨”,发兵捉拿。佣工刘黑三率饥民营救,后与黄一起被捕,经起义军救出,参加了义军。小说对农民起义者的高贵品质,给予了满腔热情的赞颂。黄通理居官爱民,为富而仁,救济饥民,这些自不必说是值得称赞的善举。刘黑三的乐于舍已助人更是令人敬仰,他费尽周折在黄通理家领到一份救济饭,准备带给饥饿的老母。路遇饥寒待毙的曾珙,他不仅将其背送回家,还把这份救命饭相让。这在得之则活,失之则亡的饥荒时期,是多么难能可贵! 作品还写了起义者的有恩必报: 刘黑三得过黄通理的一饭之恩,黄有危难,他冒死相救;曾珙得过刘黑三的一饭之恩,刘被捕后,他率兵营救; 李老四抢过刘黑三领到的饭菜,他不等发兵,只身冒死去救。作品描述他们舍已为人,有恩必报,在危难中互相救助,不仅歌颂了他们的高贵品质,而且通过这些好人被逼造反,更加说明了这个社会是不容人们正常生活的,证明了农民起义的合理性。作品还赞扬了农民义军将士的团结一致,智勇善战,正面描写了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拯民于水火的壮丽场面。此篇亦为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正面肯定和赞扬农民起义,短篇小说中,以此为最。

此外,《拙书生礼斗登高第》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名为切磋学问的文社,已经变成吃喝闲谈的场所,各级考试无不徇私舞弊,行贿受贿,以致有才者遭坎坷,拙书生登高第。《张昌伯厚德免奇冤》中褒扬了一些良善行为:商人张昌伯仗义疏财,富有同情心;贫民朱恩有错痛改,知恩必报;滕知县不滥施肉刑,合理判案等。这篇中还揭露了地痞刁星教唆他人敲诈骗钱的阴凶狠毒的丑恶本质。《都家郎女妆奸淫妇》中对贪淫好色、教唆杀人的歹徒都士美给予有力的鞭挞,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立场。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本书还存在一些消极的思想内容,表现了作者思想上的落后,认识上的自相矛盾。在 《都家郎女妆奸淫妇》 中诬蔑农民起义军: 称其为 “贼寇”,说起义军胜利是 “势甚猖獗”,把起义军比为残暴的秦军。对汉奸吴三桂和清军极力美化: 写他们发还被起义军掳掠的妇女,使其夫妻团聚。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严厉鞭挞了平子芳的年青守寡的继母与人通奸,却毫不谴责平子芳有妻再娶,宣扬了片面的贞节观念和禁欲主义。此外,书中还宣扬了因果报应、迷信天命等。

这部小说集,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人物刻画上,总的来看,虽然失于粗略,但有些是颇为鲜明、生动的,有的可以说是典型的。特别是《裴节女完节全夫妇》中穷士人李季侯的妻子裴氏,尤为突出。作者把她放在丈夫因无力交纳钱粮,即将被逼死的矛盾冲突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她深明事理,对官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丈夫因知县“怜念斯文”,放宽他交纳钱粮的限期而满心欢喜时,她十分清醒地提醒他说: “你今日虽然脱过,下限少不得要完的。难道到叫知县代赔不成?” 当丈夫因钱粮追比行将自尽时,她经过深思熟虑,权衡自己去留的得弊,主动要求卖自己完赋。为了日后的团圆,还提出三项条件: 年老的丈夫,有子女的家庭,要一两卖身银子。嫁时异常冷静,毫无顾恋,丈夫误认她水性杨花,贪图富贵,而她的目的却是冲淡丈夫的思念,含蕴着“有余不尽的深情”。嫁后她与新丈夫商定:既不同室更不同床,帮助管家教子,用那一两银子买麻纺织。三年后,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自赎。这时,季侯已有妻子,她不能忍受多妻制的污辱,默默无言地强忍着失去挚爱的丈夫的苦痛,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争执,不动声色地出家为尼。直到得知新妇确是石女,而丈夫又执意不肯买妾,多年来一直不忘前情的时候,她才顺乎情理的和丈夫复了婚。

裴氏这位普通家庭妇女,在家中遭难时,为救丈夫于水火,忍受丈夫的误解,承受了卖身的屈辱,靠自己的力量,最后赢得爱情,获得幸福。她所表现出来的深谋远虑、忍辱负重、含蓄深沉、刚毅果断、矢志不移、守身如玉的思想品格,她那不被官府所压倒,不被财富所诱惑,不为封建伦理所束缚,追求实质性的专一爱情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国古代小说中,颇为少见的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

还有些人物也是颇具性格,很有特色的。如,李季侯的软弱庸懦、见短识浅;《张昌伯厚德免奇冤》中的地痞刁星的阴险奸诈、凶狠毒辣;贫民朱恩的利人济物、知恩必报等,都写得逼真动人,贴合人物的身份地位。

其次,本书在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表现得也比较突出。如,李季侯的一段心理活动,就描写得逼真动人。他向妻子述说陶三提出的让他卖妻完纳钱粮的主意,他以为妻子一定坚决反对,不料裴氏竟欣然要求卖掉自己。这使他十分震惊、恼恨,作品写道:

诧异! 这是怎么样解说? 是了,我晓得了。这是她厌我贫困,毕竟预先与陶三说通,故此叫我到陶三家去,耸动我走这条门路。只是一说,夫妻之情,难道一切都泯灭了。看她欣然以为得计。罢罢! 妇人水性杨花如此,若我死后留她在此,做出不可知之事来,其实难免身后之耻,况她如此心肠,到底不妙,由他去罢了。

这段人物的心理描写,层次清晰,极合逻辑。先是他对妻子权衡卖与留的利弊,要求卖己的不理解。接着,根据自己贫困及妻子让去找陶三的这两点事实,得出妻子“厌我贫困”,要离他而去,但她自己羞于开口,才借陶三之口说出的似乎合乎逻辑的解释。第三层,多年夫妻恩爱之情,毕竟难泯,又困惑不解。第四层,她既这样断情绝爱,留有后患,才下了卖妻的决心。这段描写细腻委婉,合情合理。既见李季侯的忠厚深情,又从其对妻子的误解中,反衬裴氏的深思熟虑。作者的安排也比较灵活,如裴氏与李季侯离别时,压抑夫妻被拆散的惨痛,出于对丈夫的担忧和关切,故作欢颜,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在团圆之后补叙出来的,既自然又真实。

再次,构造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是本书的特色。《都家郎女妆奸淫妇》、《一碗饭报德胜千金》的故事情节,都有可称道之处。《张昌伯厚德免奇冤》的情节,更是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它的故事按两条线索发展,一是朱恩的报恩,一是刁星的诈财。张昌伯既是朱恩的报恩对象,又是刁星的诈财目标,由他把两个故事联结起来,交替发展。作品先写张昌伯的施恩:抓住小偷朱恩,不打不罚,反招待酒饭,赠送银两。再写朱恩的报恩: 移走张家门前的死尸。插叙尸体来由写出刁星利用虞信之陷害张昌伯的始末。这插叙的故事更为曲折:信之卖鸡,刁星买鸡,却迟迟不付鸡钱,逼使信之夜宿刁家。刁星趁机劝诱信之冒充张家刚刚病故的饭婆子的亲戚去诈骗,被张家识破而未遂。刁星诱使信之假装上吊去再诈,却弄假成真,信之被骗真的死去。朱恩是信之的表弟,刁星又企图利用朱恩敲诈张昌伯,反被朱恩识破他的一切罪恶阴谋,告官对案。故事就是这样,波波相接,环环紧扣,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总之,《云仙笑》这部短篇小说集,虽不能说是清初小说的最上品,但观其思想、艺术的独特之处,完全可以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