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天论(节选)》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11)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12),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13)而动罕(14),则天不能使之全;倍(15)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16)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17)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注释】天:自然界。
行:运行。
常:规律。
应:适应。
治:合理的措施。
乱:不合理的措施。
强本:加强农业生产。
节用:节约费用。
养备:生存的物资充足。
动时:按天时变化而活动。
(11)袄怪:自然界的怪异现象。
(12)侈:奢侈。
(13)养略:供养减少。
(14)动罕:活动少。
(15)倍:同“背”,违背。
(16)薄:迫近,接近。
(17)受时:遇到的天时。
【译文】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所以水旱灾害不可能使人受饥挨饿,寒暑变化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界反常的现象不可能使人遭难。农业生产荒废而又开支浪费,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富裕;生活资料不足而又不勤于生产活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健康;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所以水旱灾害没有到来就发生饥荒,严寒酷暑没有迫近就发生疫病,自然界反常现象没有出现就发生祸害。遇到的天时和太平时期相同,可是遭到的灾祸却与太平时期大不相同,这不能埋怨天,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