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其一)》阅读答案|翻译|注释|赏析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其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岳阳楼是唐以来的名胜,多少墨客骚人、风流文士登楼观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陈与义这首《登岳阳楼》,“近逼山谷,远诣老杜”(方回《瀛奎律髓》卷一),意境宏深,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得杜调。

《登岳阳楼》原系二首,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此为第一首。靖康之变发生,宋代的诗人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到处颠沛。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在逃难三年后,登上了名胜岳阳楼。国家经此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从外观看,岳阳楼似曾依旧,照样在“洞庭之东江水西”,面朝着无边无际的洞庭湖,背靠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在一片惨淡的夕阳余晖之下,楼上悬挂的帷幔一动不动。因家国之难,谁也无心观赏风景,如此名胜,这般凄凉,这般寂寞,社会的动乱于此可见一斑。凭栏眺望,诗人思绪翻滚。眼前的湖光山色虽已被沉沉的暮霭淹没,但一幕幕悲壮激烈的历史画卷却历历在目。三国时吴和蜀夺取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在岳阳。如今诗人“登临吴蜀横分地”,抚今思昔,感慨万千。由于朝廷的避敌政策,使多少仁人志士空怀凌云志,徒有报国心。诗人亦如此。他只得随着逃难的人群行路万里,避地湖峤,崎岖飘零,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岳阳楼上“望远”、“凭危”。“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两句,是他从靖康元年(1126)春避难南奔的流离生活的概括。可是岳阳楼壮观的景色并未给他的心情增添多少喜悦。凭栏“吊古”,反而惹恨添愁,勾起了他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年仅三十九,然鬓发已斑白的诗人,立于萧瑟的秋风中,面对“老木苍波”,眼看大片国土入于金人之手,自己则是一介书生,空怀愁绪,怎能不悲从中来?末联景中有情,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风,又喻严峻的政治形势;“老木苍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历代诗评家皆以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的成功之作。颔联尤为宏壮雄丽,“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自然令人想起杜甫《登岳阳楼》的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表现的宽阔宏伟的意境。杜诗喜以“万里”、“百年”作对,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春日江村》之一)、“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送郑虔贬台州司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此诗颈联效法杜甫《登高》诗的笔法,同样也是表现飘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但诗人并不生搬硬套,而是用“万里”、“三年”作对,既写出了逃难的路途遥远,又指出了逃难的具体时间,说明诗人学杜而又不泥于杜,故能高出当时诸家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