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诗词·宋元江西女性诗词·宋代女性诗词·魏夫人

宋元江西诗词·宋元江西女性诗词·宋代女性诗词·魏夫人

魏夫人(魏玩)(生卒年不详),字玉汝。北宋女词人,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世家,是诗论家魏泰之姊,北宋右丞相曾布(曾巩弟)之妻[1]。自幼博览群书,工诗文,通音律,尤善填词。成年后极力提倡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多次受朝廷褒奖,封鲁国夫人。著作颇多,以诗词见长。著有《魏夫人集》。朱熹把她与李清照并提,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2]。其词多写悠闲情怀及风光景物。描写景物,语言清丽,形象逼真;抒发情怀,感情真挚,愁思动人。尤其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唱和诗,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传诵。惜其诗词多散佚,存世不多。诗有《虞美人草行》1首。词多写闺情,今存14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一卷。且看其《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词是魏玩的代表作。据《宋史·曾布传》,曾布于神宗元丰中,连知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陆游也说:“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至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曰:‘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老学庵笔记》卷七)在这期间,曾布告别家人,游宦在外,可能连续三年,魏夫人独守空闺,故填词以述怀。此词写思妇的幽情,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显得含蓄而自然,毫无雕琢。“溪山掩映斜阳里”“三见柳绵飞”等词句自然清新。另外此词在声律上极具特色,八句中两句一叶韵,如“里”与“起”、“家”与“花”、“路”与“去”、“飞”与“归”,均押韵工整;且两句与两句之间又平仄交错,如上片四句“里”与“起”是仄声韵,“家”与“花”是平声韵;下片“路”与“去”是仄声韵,“飞”与“归”是平声韵,读来十分谐婉,再加上语言晓畅,词句清丽,较好地抒写了贵族妇女温柔敦厚而又婉曲缠绵的感情。

如果说上一首写闺情是用含蓄的手法,表达了委婉的相思之情,那么另一首《卷珠帘》就是直抒胸臆,作了毫无掩饰的表达: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此为恋情词。词中托为一个多情女子之口,以追忆的方式“记得来时春未暮”,叙写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倾诉了女主人公对于不幸爱情的怨恨、懊悔和悲伤,谴责了玩弄女性、背叛爱情的负心男子,表现了作者对时代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词凄艳婉秀,感人至深。这首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女主人公因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情男子的不满和谴责。这种结构,勾画出女主人公在爱情生活中由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转向对于不幸命运的怨恨、悲伤、懊悔这一心路历程,有力地渲染出佳人薄命的主题。

明朝杨慎在《词品》中说:“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古今词话·词评》卷上引)晚清著名词论家、词人陈廷焯评曰:“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3]

注释

[1]曾燠:《江西诗征》卷八十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6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朱熹:《游艺论》,《朱子语类》卷一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3]陈廷焯:《词坛丛话》,《词话丛编》本,第37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