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作者: 朱蓓蓓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原文作者】:王昌龄
【鉴赏】:
在中国古代,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方是汉族居住的农业区,北方是其他许多民族活动的游牧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长年骑马奔驰,在严酷的条件下谋生存,养成了骁勇善战的气质。他们常常侵入较为富庶的农业区进行掠夺,作为维持民族生存的补充手段;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凭借武力移居到长城以内,改变生活方式。汉民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要与之抗争。这一斗争延绵了几乎三千年。那些游牧民族有的被驱逐到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进入中原,最终与汉族融为一体。对于这些战争,过去人们喜欢用狭隘的道义观来解释。其实,这是人类的不同群落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写下的一部痛苦而又悲壮、弥漫着血与火的历史。
只有懂得以上背景,才能真正懂王昌龄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诗。作者正是把唐代的现实与中国北部边境这一悲壮而痛苦的历史联系起来,回顾过去,瞻望未来,发出深沉的感叹。诗中的内涵极其深厚,情感极其沉重,形成雄浑苍凉的格调。
“秦时明月汉时关”,写冷漠的月光照耀着孤兀的边关,景象荒凉而平静,却蕴含着内在的紧张,令人想起自秦汉以来,边塞的景象就是如此,不知多少将士,在这里耗尽青春,洒尽热血。历史上一幕又一幕悲壮的往事,好象都被诗人唤起,重新展示在人们面前。你去想象吧,那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那秋风里连天而起的号角,暮色中凝成紫黑色的血泊。作者一下笔,就把时间从现实延伸到千年以上,引起读者深远的联想。接着,又在空间上展开:“万里长征人未还”。字面的意思是说,将士们从遥远的家乡被征募到这里,长年戍守,不得归还。更深一层,是说边塞的安危,关系到塞内万里江山和无数人民的生活。守边是艰苦而又危险的,守边的人时时刻刻想念家乡;但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边塞总得有人坚守着,拿青春和热血来捍卫身后的万里江山。这是将士们不得不承受的痛苦。以上二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其容量之大,是古诗中很少见的。
战争连绵不断,有成功,也有失败。优秀的将领,能够威镇一方,使敌人不敢来犯,从而给边疆带来安宁,也减少了士兵的牺牲。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使匈奴闻声丧胆,称之为“飞将军”的李广。他曾镇守龙城(今辽宁朝阳县),防卫河北、辽宁一常的边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就是指李广。阴山在内蒙古境内,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座天然屏障,汉代匈奴人经常越过它侵扰内地。但愿有李广那样的将领守卫边境,有效地阻遏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和掠夺,这是边关将士,也是关内汉族人民的希望。“龙城飞将”四字,很有声势。“龙城”虽是地名,但在阅读的直感上,“龙”和“飞”却是很好的配合,令人想起李广当年战无不胜的威风。因而,“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收结,也就格外有力。
然而,正象“但使”二字的语气所流露的那样,这毕竟只是一种希望。李广不可复生,象李广那样的将领,也不可能一直都有。只要战争的根源——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差别以及他们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还存在,战争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秦时明月汉时关”,过去的景象、眼前的景象,仍将是未来的景象。后二句在希望的背后,还隐藏很深的失望,所以这二句诗既是强有力的,也是令人感到悲凉的。这种复杂的情绪,又进一步加深了诗的内涵。而事实上,中国北部的战争,在唐以后又延续了一千多年。
战争的历史跟人类的历史同样漫长。对和平的希望,或许可以说是人类最深刻最根本的希望。王昌龄这首短短的绝句,不是着眼于一时一事,也不是一味地歌颂战争,而是从中国北部战争的漫长历史及其未来着笔,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