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汤、文、武全从“不自满假”四字做出,至于孔子,平生谦退冲虚,引过自责,只看着世间有无穷之道理,自家有未尽之分量,圣人之心盖如此。孟子自任太勇,自视太高,而孜孜向学,欿欿自嫌之意似不见有。宋儒口中谈论都是道理,身所持循亦不著世俗,岂不圣贤路上人哉?但人非尧舜,谁无气质稍偏、造诣未至、识见未融、体验未到、物欲未忘底过失?只是自家平生之所不足者再不肯口中说出,以自勉自责;亦不肯向别人招认,以

【名句】尧、舜、禹、汤、文、武全从“不自满假”四字做出,至于孔子,平生谦退冲虚,引过自责,只看着世间有无穷之道理,自家有未尽之分量,圣人之心盖如此。孟子自任太勇,自视太高,而孜孜向学,欿欿自嫌之意似不见有。宋儒口中谈论都是道理,身所持循亦不著世俗,岂不圣贤路上人哉?但人非尧舜,谁无气质稍偏、造诣未至、识见未融、体验未到、物欲未忘底过失?只是自家平生之所不足者再不肯口中说出,以自勉自责;亦不肯向别人招认,以求相劝相规。所以自孟子以来,学问都似登坛说法,直下承当,终日说短道长,谈天论性,看着自家便是圣人,更无分毫可增益处。只这见识,便与圣人作用已自不同,如何到得圣人地位?

【译文】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事业全是从“不自满假”,即不自满自大这四个字中做出来的。至于孔子,一生都是谦退冲虚、引过自责,只看到世间有无穷的道理,自己有未尽的地方,圣人的心大都如此。孟子自任太勇,自视太高,虽能孜孜不断地努力学习,但感到不满足有欠缺的这种思想似乎没有见到。宋儒口中谈论的都是道理,身体力行的也不沾世俗那一套,岂不是圣贤路上的人吗?但人非尧舜,谁没有气质稍偏、造诣未至、识见未通、体验未到、物欲未忘的过失?只是自己平生不足的地方不肯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以便能自勉自责,又不肯向别人承认,以求得别人的相劝相规。所以自孟子以来,做学问的人都好像登坛说法一样,当下就承担了布道者的身份,终日说短道长,谈天论性,看自己便是圣人,没有分毫可以增益的地方。只这种见识,便与圣人的作为已有不同,如何能达到圣人的地位?

注释

【注释】①不自满假:《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满,盈;假,大。 ②欿欿(kǎn):不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