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老子

老子(前680?—前500?),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史记》记载他是春秋末期人,与孔子同时而稍长。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曾任周王朝藏书室的史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后来周朝衰微,老子退隐,西行出关,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五千余言,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老子》,又名《道德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抄件又作《德道经》。

《老子》是一部反映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蕴涵着极为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和极富启发性的人生体验,并以精辟而富有诗意的文字加以表述,文字十分简约而内容却相当丰富。

《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衍生宇宙万物,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孕育和产生整个物质世界。“道”无形、无象、无声,超越时空而存在。

“道”集中体现为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既然是无为的,循道必须顺任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皆以自然的状态而运行、存在。既然“道法自然”,为万物之宗,因此,天地间一切皆生于“无为”的自然。

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知无欲、柔静不争,像初生婴儿般地纯真、质朴,因而,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社会政治最高理想应是小国寡民、清静无为、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应是虚静寡欲、退守无争。老子构筑的这一质朴温馨、纯真自然、安闲自适的社会生活图景,正是今天困守在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的围城中的人们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的。

老子哲学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命题,讲出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等祸福以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道理,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是相互依存的、每一事物都无不在内部矛盾的作用下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本质。

《老子》是一部思想蕴藏极为丰富的智慧宝库。老子的哲学充满了深邃而富有生命启迪意义的思想魅力。

《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后代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十分罕见的。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魏王弼《老子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影响较大。

《老子》也是一部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作。《纽约时报》评选世界古今十大作家时,老子名列榜首。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所以,老子既是中国的,更是“国际性的”(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