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yúndāng)谷偃竹记》。筼筜谷在洋州(今陕西省洋县)。筼筜原本是大竹名。
成竹:完整的竹子形象。
振笔直遂:挥笔作画,一气呵成。
兔起鹘(hú)落:兔子跃起奔跑,鹘鸟向地面俯冲。用以形容挥笔迅速洒脱。
少纵则逝:稍微放松一下,机会就消失了。
【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悼念亡友之作。文与可是北宋著名书画家兼诗人,尤善画竹,技艺高妙。曾送苏轼《筼筜谷偃竹图》一幅。文与可去世七个月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见到亡友文与可送给自己的偃竹图,睹物生情,遂写了这篇杂记。文中以画为线索,叙述了自己与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同时精辟地记述了画竹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深刻的文艺创作思想: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意思说:要画好竹,先得胸中有竹的形象,下笔之前反复观察,细心揣摩,使自然之竹变为胸中之竹。待竹的意象呈现出来,便奋笔直追,捕捉住一瞬间的意象,一气呵成,在纸上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要迅疾得像兔子跃起奔跑,鹘鸟向地面俯冲一样,稍一放松,竹的意象就消失了。
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之前先要把握竹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待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相反,如果求其细枝末节相同,机械地一节一节地画,一枝一叶地描,就无法画出竹子活的精神来。所以画竹应该意在笔先,追求整体上的“神似”,反对一枝一节的“形似”。
苏轼赞同这个见解,并通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篇文艺随笔,阐发了两条艺术创作规律:一是强调“胸有成竹”的创作思想。苏轼认为,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必须先对客观事物进行揣摩观察,对创作对象了然于心(“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在心中酝酿出成熟的神韵姿态和鲜活的意象;二是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突然闪现的灵感问题,灵感“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所以要“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不失时机地将其外化为艺术形象。
与此同时,为了创造出完整而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仅仅了然于心还不够,还必须了然于手,在创作中做到“心手相应”,即从艺术构思的形成到创作出艺术形象来,必须具有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手法,而这种艺术技巧和手法只有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才能获得和掌握。
苏轼阐发的这些创作观,见解卓绝,既强调了艺术创作构思的整体性(胸有成竹),也强调了艺术创作的实践性(心手相应),它不仅是文与可绘画经验的总结,也是苏轼自己切身的创作体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历代文艺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句用语生动,表达流畅,意象丰富,也是苏轼语言运用的一个特点,如“胸有成竹”、“兔起鹘落”等,就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比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