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怒在理而无所迁,动乎血气则迁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亲友相争,自难坐观.要知人与我虽有亲疏,事在彼却有曲直,持论稍有不平,反恐困我偾事,所贵善为排解者,化大为小,弥有为无,只是以情理入人,人自不觉气平心折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与赏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自己杜门,嫌人出路.自己绝滴,怪人添杯.自己吃素,恼人用荤.自己谢事,恶人居间.自己清廉,骂人贪浊.只是胸中欠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行于家,德施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癣疥之疾,心腹之大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源而流者岁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治家亦有患焉。积而不能散,则有鄙吝之累;积而好奢,则离骄上之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须有容乃大,古谓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揜(yan掩瑕,有容之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天地之忠恕,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是也.有圣人之忠恕,“吾道一以贯之”是也.有学者之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皆理一而分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说人之短,乃护己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译文与赏析

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凡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今人有斗筲(shao烧)之量,有釜斛(hu胡)之量,有钟鼎之量,有江河之量.江河之量亦大矣,然有涯,有涯亦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故圣人者天地之量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俭,美德也,过则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译文与赏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译文与赏析

礼之于人也,犹酒之糵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寅年用了卯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与赏析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译文与赏析

《学者立身,须是一事不可妄为,一言不可妄发,一人不可妄交,一钱不可妄受.时时检点,常存一战战兢兢之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知其诈而口不言,面受其侮而色不变,才见涵养力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若不能齐家,则其子自孩提以来,爱憎嚬(颦)笑,必有不能一轨于正者矣,虽有良师,化诲亦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妇之道同,黾(min闵)勉和同,不宜有怨怒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困,在早图;不穷,在早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偏在于多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译文与赏析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蹈危如平,嗜粝如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富不俭用贫时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器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ying营)常作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以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译文与赏析

《早起三朝当一工,常余一勺成千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冤家宜解不宜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世间无一处无拂意事,无一日无拂意事,惟度量宽宏,有受用处.彼局量褊(bian扁)浅者,空自懊恨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另同异,明是非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者须自敛饬(chi斥),如不识字人,方好;又须有气量包人,尽人而不尽于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论人惟称其所长,略其所短,切不可扬人之过,非惟自处其厚,亦所以寡怨而弭祸也.若有责善之义,则委曲道之,无为已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与赏析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译文与赏析

《买宅由来重买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是而彼非,不当与非争;己非而彼是,不当与非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用度宜量入为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译文与赏析

《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和能消戾,忍能济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祸不入慎家之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结发为夫妇,恩爱两不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诵诗之业专,则家道盛,礼义谦耻之教谨,则家道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淡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取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动气,一对小人,一般受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